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淺談行動後學習(AAR)

文/張志煒
「AAR」是專業的互動式學習活動,置重點於績效標準,使學習者(被訓練者)發現所發生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及如何維持優勢,並改善所發現問題。「AAR」是一套方法論,也是一套操作工具,可以運用它從事每一項訓練任務、訓練工作或團隊學習,以獲得最大利益。行動後學習(After Action Review;AAR)的源起,是美國陸軍為因應每次任務與行動,為迅速察知每個階段的強、弱點,並作為立即改進弱點、維持強點所發展的一種群體行動後學習機制與檢視方法,其目的是讓每位組織的成員,在行動過程中就能進行群體的學習,進而提升學習型組織的整體效能。AAR的實務作業,係以維持組織中高競爭力需求為主軸,以外部環境與未來產業結構研究結果為基礎,針對組織內部關切的議題與欲深入研究的項目,進行全程的觀察與分析,據以作為後續分析與未來組織願景與趨勢研判的參考。
AAR行動後學習的討論歷程,可透過結構化的步驟來進行:
步驟一:What was the intent:
行動的意圖或目的為何?行動時要達成的是什麼?及原本應該發生哪些行為?
步驟二:What happened:
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發生?怎麼發生的?並進行廣泛的討論
步驟三: What have we learned:
從任務執行過程中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及理解?如果有人要進行同樣的行動,我能提供給他什麼建議?
步驟四:What do we do now:
我們該做些什麼?哪些是我們可直接行動與改進的?哪些是其它層級才能處理的?是否要向上呈報?實務而言,可依行動所需時間與影響層次進行思考:
(一)短期行動:可快速採行、並可立即產生效益的行動。
(二)中期行動:影響系統、政策、以及組織的行動。
(三)長期行動:與基本策略、目標、及價值觀有關的行動。
步驟五:Take action:
知識是存在於行動中的,知識必須透過應用才會發揮效用,必須產生某些改變才是所謂的學習。
步驟六:Tell someone else:
將成果與相關的單位與部門分享。過程需要考慮的是,誰需要知道這些知識?他們需要知道什麼?如何把有用知識有效地傳遞給組織其它有用的人。
在AAR行動後學習的討論歷程中,執行AAR的專案經理人應形塑與營造一個聚焦、開放、安全、客觀的對話環境,並應扮演一個促進者(Leader as Facilitator),而非答案的提供者。Baird等建議促進者的帶領原則包括:
(一)依循客觀原則:重現現場所發生的“真實",是AAR行動後學習討論中非常重要,也費時良多的部分,領導者應當致力於讓“客觀真實"得以浮現,而非只依一人的目的或一己觀點判斷而下斷語。
(二)平衡主張與探詢(balance inquiry and advocacy):領導者應當致力在AAR行動後學習討論中,透過詢問以多了解其他人的觀點,每個人都能平衡主張與探詢,以達到有效的對話。
(三)協助檢視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檢視推論中所須要的相關事務,利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所面臨的問題,同時,必須解釋過程,而非跳式思考,要研析推論的背後原因,進行確認、理清。
(四)須不斷調整與行動:AAR行動後學習並不是目標管理的協商歷程,目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討論中的焦點、目的、意圖或框架等,常需要不斷地往前修正與重新對照,而行動則是修正與鎖定目標的必要過程,因此,促進者要能意識到這樣的行動-學習-框架-目標等是處於迴圈歷程中,而非線性歷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