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8, 2010

职场:“刺猬”致胜法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德曾经对一些上班族作过调查,50%以上的人都承认,他们在办公室中曾经有过愤怒的情绪,而谈到把这种愤怒的情绪压抑在心里的感受,大多数人都感叹,那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郁闷、焦躁,最后对工作产生厌倦。不妨学习做一只“职场刺猬”,大胆地提出你的意见、批评甚至愤怒,针对问题,高效地解决它。

“刺猬”法则一:保持理智、绝不冲动
  面对存在的矛盾,虽然你的心里可能已经积聚了长久的不满,但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愿意倾听并且最终信服你的理由,你必须保持情绪上的冷静。当你处于激动的情绪中时,不妨尝试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总结出的“平心静气三法则”:降低声音、放慢语速、挺直胸膛,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恢复到理智的状态中。

“刺猬”法则二:有所怒、有所不怒
一个成功的“职场刺猬”与“办公室怨妇”的最大不同在于,“怨妇”们不分大小一概报怨,而“刺猬”们则会精心地挑选批评的问题和对象:首先,只对重要问题开火,如果关系到工作成果,即便背水,也要一战,如果只是不满公司的饮用水牌子,那还是省省力气;其次,绝不使用任何针对个人的言辞,对于团队不和,“这样会影响工作效率”比“他脾气不好、性格暴躁”要有力且让人易于接受。

“刺猬”法则三:掌握证据、抓住时机
  充足的证据能够使你的批评更具力度、更有针对性,也能够使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对于办事不力的部门或者同事,1000个形容他懒惰和低效率的形容词,也比不上一句“他的行为使我们的工作进程比原计划晚了5天”更能引起重视。当然,前提是你的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夸大其词和捏造证据都是恶劣的行为。另外,找对时机也很重要,关于工作的任何意见,都应该在全体同事面前公开提出,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重视,也免于“打小报告”的恶名。

  职场中的你,适时地做一回“刺猬”,未必不是好事,这不但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更能时时提醒大家,每个人都需要为营造一份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尽力,在“刺猬”的盔甲之下,是我们对于更和睦、更亲密和更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环境的渴望。

成為「專業工作者」的8個條件

文/長谷川
長谷川指出,想成為專業工作者,一定要具備5個必要條件,包括:是否具有幹勁、專業能力、彈性、人望與健康。不過,即使具備這5個必要條件,勉強只能稱得上成為「專業工作者的候選人」而已,還稱不上所謂的「專業工作者」。因此,在「必要條件」之外,還有3個成為專業員工的「充分條件」,包括:
1 以自己的頭腦思考,成為一名樂在工作的員工。

2 累積辛苦的經驗,讓這些經驗能夠成為工作的參考。


3 找尋對於累積成功經驗努力不懈的員工。
「對於累積成功經驗努力不懈」的員工,是長谷川認為最重要的「充分條件」,他認為,工作者需要不斷尋求自我突破,即使處在「撞牆期」的痛苦,仍然保持對於工作的熱情一一這也是想要成為專業工作者不為人知的祕訣,為了自己熱愛的工作以身相殉、全心投入,即使歷經像是「下地獄」一般的痛苦,仍然持續勤於付出——這就是長谷川眼中,「對於累積成功經驗努力不懈」的員工。

5原則+6能力,確保工作有好成果
長谷川以自己工作40年的經驗,分享5個親身實踐的工作原則:
1 不論遇到任何問題,堅信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2 保持24小時隨時思考的習慣。
3 經常以合乎邏輯的方式思考解決方案。
4 習得頂尖工作術,讓自己成為一名專業工作者。
5 一星期中找一天完全徹底放鬆。
不過,他強調只懂得工作原則與技巧還不夠,還要能展現具體的成果,要不然,只有努力卻沒有成果,到頭來也只是白忙一場。長谷川指出,工作有好成果的祕訣在於,計畫階段就懂得抓住訣竅。

懂得計畫的工作者必須具備以下6種能力,這6種能力也成為長谷川要求員工或進行改造的企業主,在提出企畫案時必備的「檢核表」(checklist)。

1 懂得發掘問題。
2 能夠分析問題相關的資訊與情報。
3 能夠看透什麼是「最重要的問題」。
4 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設定目標。
5 制定達成目標的策略。
6 能夠具體落實策略。

從動物身上學習求生術,應用到職場
在動物界,「天敵」指的是足以威脅生命的動物,如果將「天敵」的概念應用到職場,指的是敵對者;如果應用到商場上,指的是競爭同業。長谷川認為,身為工作者必須了如果能夠了解生物界的生存法則,就能更加掌握區隔紅海市場,找出有利於自家企業的利基市場或是藍海市場。擅長行銷的長谷川認為,人類應以動物為師,向牠們學習求生技巧,學習如何從敵人手中歷劫重生,以動物從天敵口中死裡逃生為例,牠們具備4種生存術值得人們學習:

1. 掩蔽脫身術:向章魚學習遇到危險時,吐墨掩護、迅速脫逃的能力。
2. 硬殼護身術:向貝類學習具有抗敵的硬殼,能夠保護自己不被其他天敵欺負。
3. 快速再生術:向海星學習即使被敵人吃掉身體的一部分,體內組織仍然可以快速再生,繼續延命。
4. 夾縫求生術:向居住在深海岩洞中的生物學習低調求生,找尋天敵不容易抵達的石縫、岩洞,並且居住其中。

落實6方法,激發部屬120%實力
許多組織當中都有著不平與不滿,不過,長谷川認為,身為經理人,只要落實以下6個方法,可以激發部屬120%的實力。

1 將工作委任年輕的員工,讓年輕員工也有表現的機會。
2 沒有不能觸及的話題或禁區,鼓勵員工具有興利除弊的勇氣。
3 廢除企業慣有的「年功序列」制度(以年資與年齡為判斷基準),而是講求「實力主義」。注意管理階層是否存在著「老闆人馬」的派系或「主管好友」的小團體。
4 拔擢人才、適才適所,讓每一個員工的技能都能得到公司內部營造一個「最先提案的人不會有損失」的環境。
5 最先提案的人不會有損失,例如,避免第一個舉手的人就被指名為負責者。
6 即斷速決,加快決策的速度。
7個祕訣,讓「人才」成為「人財」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想要被企業所用,不僅只是以成為「人才」為目標,更要立志成為企業的「人財」。長谷川認為,所謂「人財」,就是「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的人」,長谷川認為有7個方法能夠成為「人財」:
1 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質。
2 默默努力、奮鬥不懈。
3 就連雜學知識也樂於學習。
4 能夠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5 切割清楚錢與人的界線。
6 即使對人信任,但是也要有「背叛就是人類的本質」的達觀。
7 唯有「真材實料」才能夠生存。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向柯林頓學連結力!

文/Sean Stephenson
不管你喜不喜歡柯林頓,你都不能否認身為美國前任總統的他有著過人的交際應酬技巧!
無論是身入有如龍潭虎穴的北韓,拯救被扣留的兩名美國記者,或是退休至今仍活躍於美國政壇,成為希拉蕊的「賢外助」。

曾擔任過美國白宮實習生的西恩‧史蒂芬森(Sean Stephenson)對柯林頓的貼身觀察,發現柯林頓有著令人驚奇的「人際關係連結力」!

不管是初次見面,或是一開始輕視他的人,都會在短時間內對他另眼相看、大笑、甚至擁抱他!
到底他,是怎麼辦到的?

以下就要為你介紹,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神奇人際關係連結力!

1. 他會說故事:說出不具侵擾性的故事,通常這比直接的說出自己的看法還有效;這些故事還能與聽眾連結,帶領他們經歷喜怒哀樂,最後與要闡述的重點切合。

2. 他記得且叫的出你的名字:如果他看過你,那麼他一定叫的出你的名字,並且在會談當中,不只一次的稱呼你,當自己的名字被親切的叫喚時,每個人都會同意那是最令人舒坦的聲音。

3. 他會與你作深度眼神交會:一旦柯林頓的眼睛注視著你,在交談或是任何的互動結束前,他都不會轉開眼睛。

4. 他使用臉部表情表達情緒:若是開心,他會用眼底的微笑表達,若是情況慘烈,他的眼神呈現悲傷,但這些情緒絕不讓人感覺虛假,他成功的表達他想傳達的情緒。

5. 他會詢問你的意見:人們喜愛發表意見,當對方真誠詢問意見並真實傾聽時,會讓人備感尊重,特別對方還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時,更會讓人感覺飄飄然的。

6. 他一逮到機會就會公開的稱讚你:柯林頓從不吝於稱讚別人,大方地表現讚賞之意,無論有多小的事情,或是短短的感謝,這些公開致謝的魔力無窮,甚至讓人願意赴湯蹈火。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执行力”从认识自我开始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1解读“执行力””
  “执行力”,从字面来解读,不难理解。“执”,就是做事的标准和事情的内容;“行”,就是为做事情而进行的快速而高效的行动;“力”,就是做事的力度和完成情况;
由上不难发现,执行力是建立在以一种正确事情为前提下的一种积极、有序、快速、高效的行为。

2、从认识自我开始
  之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执行力,是由于自身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都有自身潜在的以自我为核心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在对待一个问题上,一切都会从自我的认识和感知入手考虑问题的对与错、做与不做。
而这种存在于自我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自己很难认识到,当然也就无法很好的予以解决和提升。培训会通过设置别人对自己问题的指出,和个人的深刻再认识,来使得个人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引起重视,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有助于提升整个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正是由于对自我意识形态的深度剖析,才使得我们认识到,在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对待任何事情的第一反应是接受、用心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思考做事的方法和改进意见,如何可以更加有效的将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执行力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不仅要好好的做,还要用最正确的方法和最高效的行动将事情做好!
而且,要注意的是!不要忽视身边的任何一下小事情。只要坚持从小事上面来高效、快速、正确的做好,才是养成高效执行力的一个基础

找回專注力5訣竅,工作做得快又好效率祕技

文/陳立唐
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會碰到這個困擾:「我很想專心地工作,可是要迅速集中精神並不太容易。」然而,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面對問題時也能冷靜思考,將自己的實力充分發揮出來。要提高專注力,在職場上有更好的表現,可參考以下5個方法:
1. 目標明確:認真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事情」「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如何才能讓自己表現更好」等等問題,並且找出明確的方向,這些目標將會根植在潛意識中,成為維持專注力的基礎。

2. 養成閱讀的習慣:在一定時間內讀完一定數量的書籍,可以大幅提升專注力。閱讀也可以激發想像力,並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創造新的思考方式。無論是行動或思考,想像力都是關鍵,所以擁有靈活想像力就是好的工作能力。

3. 擬定計畫、預先演練:如果能夠明顯看出工作進度,便能提高工作專注力。因此,不妨在晚上睡覺前,先規畫隔天的工作事項,並且依照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排出優先順序;次日起床後便按照清單逐步完成工作。如此,便能實際感受工作正在推進,因而產生自信和幹勁,進一步提升專注力。在規畫進度的同時,也要把「預計處理時間」納入考量,因為在時間壓力下,不但能夠訓練情緒的穩定度,專注力也會異常集中。另外,寫下工作的預定執行步驟,並按照筆記內容在大腦中演練,也是培養專注力很好的練習。因為大腦會將「想像情況」模擬為「實際狀況」,所以持續在腦中復習流程,就相當於反覆地進行工作,可以讓實際運作更加熟悉順暢。

4. 培養「沒來由的自信」:人們很容易會對自己某些失敗經驗,賦予負面評價;而這些不愉快的想法,又常會在進行新工作時浮現腦海,干擾思緒。然而,事情的好壞利弊並沒有一定的評判標準,端視自己決定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或是如何改善這樣的處境。所以,為過往的挫敗體驗,輸入正面的想法,鍛鍊自己「沒來由的自信」,就能在展開新工作時,擺脫不好經驗的牽絆,全心投入。

5. 自我暗示:文字或語言,都可以控制自我意識。所以,讓自己身邊圍繞著正向積極的語言,不受外界或情緒的影響,便會慢慢改善專注力。例如,「不論在工作或生活,我的專注力都愈來愈好。」或「每一天我都變得更好。」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五步助你打造无敌团队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第一步:合理的数量
  也许很多管理者尝试把众多的员工塑造成一个团队。其关于向(解放军学习)的管理书籍热销就是一个佐证。但是,这种尝试无疑都会以失败告终。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建立一个拥有众多员工的高效团队。而团队的合适成员应在30人以下。因而,以项目或者阶段任务来构建团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步:能力互补
  一个团队,他们之间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与传统组织相比,它不但强调信息共享,也强调集体的效绩。因而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英明的企业管理者就会让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年龄和经验互补,甚至性格和行为方式也要互补。

第三步:责任明确
  与传统的组织不同,团队的责任强调个人责任,也强调集体责任。团队有总的责任,也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团队成员并非是简单地做完自己本职的工作,还需要担当对团队成员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如果团队的目标没有达到,每个团队成员所担当的责任基本是相等的。

第四步:目标清晰
  团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即使团队存在的理由。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对这一团队目标做出承诺。这个目标应该是非常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但要规定出具体的任务,也需要规定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它甚至应该深入到团队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

第五步:淡化领导
  强调指导,而非领导。在团队中,不宜设置一些诸如行政类的管理机构,而应该让最有能力的人担当管理的角色。这个管理者应该建立自我指挥的工作团队、保持团队对目标的忠诚、对团队技术保持警觉、对外部保持警觉、善于沟通外部的关系。
  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五步,每个管理者都可以构建出无敌的高效团队。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构建出这样的团队更是会使企业目标高效完成。
4個溝通技巧,出一張嘴搞定工作效率祕技
文/郭子苓
堆在眼前的工作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著手?突如其來的變化弄亂計畫,讓人七葷八素,進度直直落後?……這些職場工作者常見的煩惱,其實都來自於缺乏「安排工作」這項基本功,導致工作效率不彰。《一定做得到的效率工作法》指出,培養安排工作的能力,除了有助於預測和控制問題之外,還能針對實際狀況加以應變。至於如何提升安排工作的能力,進而增進工作效率,方法之一便是學習調整在工作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不但節省時間,也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失敗。以下提供4個實用的溝通技巧,讓你動一張嘴就能讓工作的進行井然有序。
1. 談話、聯絡、再報告,有問題立刻回報:一般的資訊共享原則是「報告、聯絡、再談話」,也就是在驚覺進度不如預期後,才向上稟報、聯絡相關部門,結果往往發現其他部門已經開始作業,要改變計畫必須耗費相當心力。這種做法充其量只是「放馬後砲」,正確順序應該是「談話、聯絡、再報告。」一遇到問題就找人商量,避免一個人毫無頭緒地摸索。若能及早進行「談話」,自然能避免發生問題。

2. 提供多個選項,加快決策流程:當老闆指派你尋找與客戶用餐的餐廳時,你通常如何回報成果?比較好的做法是提供多個選項和參考訊息,例如「居酒屋氣氛輕鬆,有獨立包廂」「中華料理店交通方便,價格實惠」等等。這種先總結自己的建議,再探詢對方意見的做法,不僅可以加快老闆的決策流程,身為部屬的責任也會減輕許多。

3. 學會事前交涉,增加提案成功率:進行新商品簡報或首次提案時,通常無法一次成功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認可。會後參照各方意見做修正,固然是很好的做法,卻會耗費不少時間。因此,若能在會議前先篩選出案子的「利害關係人」(對於提案通過與否,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人),徵詢他們的意見以利事前修正,將可避免一來一往的時間浪費,同時建立起雙方間的信賴感,讓工作進行得更為順暢。

4. 懂得拒絕,量力而為:很多人經常不自量力地將所有工作攬在自己身上,進而延誤本來應該做的事,導致一事無成。因此,面對同事的聚會邀約、上司臨時交派的工作,勇於說「NO」也是自我時間管理的重要一環。不過,如果單純是為了減輕工作壓力,因而就連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也拒絕去做,反而會限制個人的可能性,失去表現機會,所以「拒絕的分寸」也必須謹慎拿捏。

Let’s T.I.P.E. ! - 大聯大核心價值觀 ”均衡互利” 信條
1.在WPG成長發展當中,利益關係人(員工、客戶、供應商、股東法人),都可得到相對等的利益。在互利共生精神下,保持中庸平衡之態度,才能公平、合理的分享成果,創造並維持良好、長期之合作關係。
2.跨集團之定位與使命相互互補,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之下,應集中火力加速中國地區快速提昇合作效能。子集團間利益相互衝突或違背時,以大聯大利益為最優先考量。
3.拉大與對手的距離,對外贏取大聯大最高利益,對內將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將資源作最佳化分配。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如何挖掘你的潜质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如果你曾经历苦难并正在与生活抗争,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是时候对自己进行个人评价了。了解你应该知道的自己的一切。在做评价之前,请先准备好一只笔和一张纸。问自己几个问题,按照下面的建议做。

  把你头脑中最先闪现的无论什么写下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无关紧要。花时间来记住和回忆你觉得在生活中想要的一切。

  下一步是做SWOT分析。
  想象你要建立自己的团体,那么你应该有众所周知的良好的教育背景、流通的市场和经济地位,你必须资金充裕等。换句话说,你应该知道你的长处和弱点,就像了解明智的选择和威胁一样。

1、知道你的长处:
  评估与你的生活相关的长处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你的期望,你需要知道你的优势所在。所以,写下你的长处,并与SWOT分析的其它部分一起展开。

2、知道你的弱点:
  正如你写下自己的优点一样,现在是时候对自己完全开放,毫不犹豫地写下你的弱点。如果你的弱点比长处多,也不必担心,个人评价就是将弱点转变为优点。

3、了解你的机会:
  不论期望是什么,你应该找出机会并抓住这些机会。机会有时候开放有时候又关闭,这取决于你,你应该决定机会的方向。

4、知道你的威胁:
  了解威胁的真正一面是明智的,它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你需要一个方便的工具去克服、打败威胁,因为这是了解和策划威胁的最好的办法。

  写下了所有的答案后,花时间去规划和利用你的弱点。按照上面给出的例子,如果你要组建你的团体但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么这是你的弱点,因此你可以尝试通过财政援助和贷款来找到解决的办法。当你克服了你的弱点,就可以将它们列入强项里。

別把「手段」當「目的」

別把「手段」當「目的」
文/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想必每個人都很清楚「考試是手段、好的學習成果才是目的」,以及「讀書是為自己,而不是為父母」的道理。但是,在我們日常工作中,「誤把手段當目的」的情形難道不是到處存在、屢見不鮮嗎?以業務單位為例,公司提供相關的資訊系統供業務人員使用,主管也會要求進電成交率、客戶成交率、客戶業績成長率、客戶等級分佈狀況…等指標。資訊系統、主管的要求都是手段,亦即幫助業務人員達成個人業績目標的工具或方法;其真正目的,是要達到整體通路經營的穩健與業績的提升。如果誤把手段當目的,而利用各種方法把數字「做」得漂亮,看到數字背後可能存在的問題,卻只想掩飾、合理化,則不僅無法達到穩健經營、提升業績的效果,反而可能隱藏問題,產生危害。

同樣的道理,公司要求業務同仁擬定「客戶拜訪規劃」,這也是一種手段、方法,其目的是訓練業務同仁,養成系統化進行客戶拜訪工作的能力,並提高客戶拜訪的效率與品質。但如果誤把手段當目的,只是應付了事、隨便填寫,卻未用心思考客戶的狀況,仔細擬定切合客戶的談論主題,便無法達到實質的效果。再以產品規劃單位來講,公司要求產品經理追求市占率擴大、維持合理毛利率…等。這些要求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追求業績、淨利的成長。如果誤把手段當目的,便容易產生偏頗,當主管要求注意毛利率的時候,自己卻忽略了占有更大市場是業績、獲利成長的根源,形成只有「毛利率」提高,整體「淨利」卻不升反降;或是當主管要求衝刺市場佔有率的時候,就忘了維持合理的毛利率。

產品經理也必須利用各種管道行銷產品,甚至採取促銷手法。這些做法同樣是手段,其目的是讓客戶充分瞭解產品的特色而產生購買動機;或是對還在猶豫的客戶,增強其購買意願,而最終目的則是整體銷售業績的提升。如果誤把手段當目的,只強調自己規劃了多少種促銷,或是在網站寫了多少篇文章,卻不問促銷是否切中客戶購買考量上的關鍵點,或是網站內容的表達是否足以產生正面效果,那麼,投入再多資源亦屬枉然。

又如月報制度、職能衡量制度的實施,同樣也是手段、方法。月報制度的目的是要訓練同仁整理、分析與計畫的能力,同時達到主管輔導同仁、同仁共同分享的效果;職能衡量制度則是讓同仁瞭解自己的能力現況,據以了解未來的成長方向與努力空間,並且規劃如何從工作中自我提升。如果未能分辨手段與目的,認為準備月報資料是額外的工作負擔,對於職能衡量表單則隨便填寫、交差了事,便無法獲得真正的效果。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誤把手段當目的的情形還存在於許多細微之處,例如,溝通。與他人溝通的目的,是要對方充分瞭解事情的精神與本質,使其準確判斷該如何提供協助、配合;至於口頭說明、發電子郵件等等,都只是手段、方法。如果清楚認知目的所在,為了把事情做好,則在溝通的技巧、用語便會特別注意,也會有溝通的耐心;可是,卻常有人誤把手段當目的,以為「我已經說了」、「我已經發e-mail了」就表示達到了目的,卻未注意對方是否掌握到事情的重點、是否確實配合,於是效果不彰、未能成事。

其實,無論是公司的各種運作制度與規定,或是主管平時的要求、指示,都只是手段、方法。其最終目的在確保公司整體營運品質與績效的提升,而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並且長期穩定成長與發展;同時,透過各種要求,也藉以達到訓練員工,提升員工專業化能力的目的。如果未能清楚地分辨手段與目的,而陷入應付了事的態度,表面上符合了規定、要求,但是卻未產生真正的效果,業績無法成長、個人能力也未能提升。我們在職場上可以普遍看到,在一段時日之後,有些人的能力可以有顯著的成長,但也有人在原地踏步,最後因為無法跟上組織成長腳步而被淘汰,產生這麼大差異的關鍵之一,便在於是否能夠隨時清楚分辨何為手段、何為目的。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自我激励4个简单小动作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表现不如预期、人际关系出了问题……一些年轻上班族初入职场,各种负面因素剥夺了他们的自信,专家教职场新人4个简单的“小动作”,来帮你消除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抓住空当,磨炼你的热情
即使一天只有15分钟也好,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兴趣上,比如利用上班前和另一半吃顿早餐;晚饭后整理阳台的花花草草;或上网和计算机玩15分钟的围棋。如此会让你更容易找回对工作的热情。

2.写下让你感到骄傲的努力
准备一张小卡,每天至少写下3件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这里指的不是你今天又接到一笔多大的案子,而是当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准备,即使最后提案并没有通过,也应该写下来鼓励自己。如果你真的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努力,或许可以找个值得信任的同事帮助你。

3.准备一个“奖状”公布栏
在家里找一个你每天最常经过的一面墙,挂上一个小小公布栏,把所有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奖状”都贴在上面:比如说辛苦设计的提案报告封面;被老板称赞的一封E-mail;或是生日时同事合送你的干花。每天经过看一眼,你就能吸收它带给你的正面能量。当然也要记得每个月更新。

4.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
停止任何负面的、责备自己的想法,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或许在电话或计算机旁贴一个禁止标志,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负面的思考中。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你能读懂客户眼神吗?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常言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销售业务的洽谈和谈判中,往往客户的眼神会告诉你许多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意图,你能经常的读懂客户的这些眼神,就会把握住许多成功的机会,也不会让你把时间花在不可能谈成的客户身上。

刚开始做销售的业务员,往往在业务洽谈时,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就是看着对方眼神也是漂移的,这让老练的客户一眼就能看出你的不自信,就是看到了你的弱点,才会杀价杀个没完,本可以马上签下的定单,却迟迟没有结果。作为销售员应该脸带微笑,眼睛炯炯的柔和的看着对方的眼睛,不卑不亢,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自信和平和,感到你的诚实和勇气。

当你的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渐渐的会发现客户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态度都是先从眼神中
流露出来的。客户的精神状态,客户的赞同,反对,不屑一顾,客户对产品的认可,不满意等等统统都会从眼神中流露出来。这时你就不会被客户的语言所蒙蔽。

当你去拜访客户时,如果他睡眼朦胧,萎靡不振,那么你就要做好再次访问的准备,因为这时的客户根本不会认真的听你的产品介绍,也不会对你的言语感兴趣,你明智的做法就是礼貌的告辞。如果你在洽谈的过程中,发现客户眼神中流露出不耐烦,你最好停下来,征询客户的意见,不要说个没完没了。如果你发现客户对你的产品不屑一顾,这说明他对你的产品不认可,不满意,这时你最好问客户急需什么样的产品?要按照客户的思路介绍产品效果更佳。如果你介绍产品时,客户的眼神一亮,这说明你的产品引起了客户的好奇,如果你报的价格,客户很惊讶流出微笑,这说明客户对你的报价很满意,再杀价就是走过场,你一定要坚持,如果客户流露出怀疑,并绉着眉头,说明对你的报价和产品还有怀疑。总之,客户的眼神比他的语言更可靠,学会不断的判断客户的眼神,不断的从客户的眼神中获取信息,在谈业务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好的销售员,不仅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更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要能从客户瞬间既失的眼神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只有不断的锻炼自己,销售水平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Tuesday, February 9, 2010

营销人:生命在于运动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如果随意抽取十个营销人,问他们平时有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估计十个人有一个回答有的就不错了。不锻炼的原因很多,工作太繁忙;压力太大;现在身体感觉还没什么毛病,觉不出去锻炼的必要性。总之,不能坚持锻炼身体,在营销人这个群体里,是个普遍现象,大家也能找到很多的理由去拒绝和抛弃身体的锻炼。可身体是绝对的革命本钱。

营销人坚持锻炼身体对营销人有三大好处:
第一大好处是体验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感觉。这是营销人,特别是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其实这种感觉在锻炼身体的时候经常能体验到。营销人优秀和平庸的区别,就是优秀的人咬定目标,绝不言弃,最终战胜了自我,体验到成功。平庸的人,轻言放弃半途而废,碌碌无为。但如果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就可经常体验到这种感觉,会激励营销人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大好处就是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其实营销人,相比在办公室长期工作的人员而言,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来支配自己的工作和业务时间。如果,对自己不严格,很容易养成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自律性强的人往往比自律性差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很好地培养营销人自律的习惯。

第三大好处就是强化“付出必有回报”的市场报酬意识。坚持锻炼身体的人,就能感觉到身体对自己的回报,自己的体格强壮、精力充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都会比没有锻炼的人明显不同。这其实会让营销人强化“付出必有回报”的市场报酬意识,营销人在市场上打拼,在终端里搏击,只要付出了,奋斗了,市场早晚终究会给自己回报。没有回报不是老天对自己不公平,而是自己付出的还远远不够。

营销人不坚持锻炼身体可以找到N多个借口,但要坚持锻炼只有一个理由:生命在于运动!

如何立即改善你的決策能力

文/麥可‧莫布新Michael Mauboussin
1. 要自己更加注意—找出在日常營運流程中常犯下的錯誤,然後下決心加以解決。了解自己什麼時候會草率思考,然後開始清楚思考所面對的問題。

2. 運用同理心—讓自己居於其他曾面對類似挑戰的人的處境,研究他們如何因應。如果你能從他人的錯誤中學到教訓,不重蹈覆轍,那很好。

3. 別忘了要體認到運氣扮演的角色—或者至少要體認到些許技能再加上運氣會產生的影響。把技能和運氣區隔開來,是改進決策的關鍵步驟。如果結果取決於運氣,你就知道結果最終會回歸平盤。在曇花一現的絕佳成果之後的,接續的就是未來一連串的平凡成果。

4. 盡量多徵詢意見—因為及時而明確的意見,長期下來有助於你加強自己的決策技巧。試著做記錄,記載自己作各種的決定,以及當時的依據。產生結果之後,就可以回過頭審視自己的決策過程。你可以從中了解,不佳決策是如何形成的。記錄也能讓你找出模式和關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情緒平靜的時候,決策會優於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

5. 擬定決策檢核表—列出進行決策時應該逐項檢核的項目。飛行員在起飛和降落之前,都會使用檢核表,確保自己能安全操作。檢核表在變遷快速的環境下,實用性的確較低,但是許多商業領域並不屬於這種環境。檢核表的設計必須要適當,不能廣泛得太過不明確,而是要夠具體,能夠指引行動。

6. 試著做出先見之明的決策—相對於事後諸葛的決策。假設自己是在未來,回過頭檢視一個失敗的決定。試著預測造成失敗的原因為何,並及早設法加以因應。

7. 承認有一些事情是你無法預知的—特別是在面對有大量組成要素會互相影響的複雜系統時。要體認這些複雜的狀況,並且坦然地說,你真的不知道狀況會如何演變。

Sunday, February 7, 20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警语。然而,若仔细思索这句话的涵意,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人不作长远考虑(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不应该是今天不做长远思考(近虑),未来才会爆发危机吗(远忧)?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关系倒置的疑虑。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要面临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人要能深谋「远虑」外,事实上还点出了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人人都要有的重要认知。

那么,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我们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它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去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的决定、作为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的能力」。俗语说,「不增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假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来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切体认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并且找不出原因,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各种问题,除应针对问题追本溯源,再考虑趋势、各种可能变化等因素,做出最周延的决策外,还需有一个认知,亦即外界事物种种变化,不全然是个人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因此,在「深谋远虑」的同时,须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过于自负,反而要戒慎恐惧,随时具有「危机感」。当然,具「危机感」并不代表要保守、退却,而是要具有企图心。在积极但审慎的心态下,就能达到犯最少的错误,累积最大成就的境界。

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投入感情─1000位超级业务员的共同技巧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超级业务员共通的业务技巧是什么?担任业务顾问、着有《业务就是投入感情》一书的横田雅俊,调查1000名超级业务员后,发现「投入感情」是所有超级业务员的共通点。

横田曾以最年轻的资历,在最短时间内创下公司史上最高业绩。他以自己的经验分析,「投入感情」可分为两个面向:一是了解客户目前的状况、情绪与动机;二是设身处地为客户设想,充分理解对方的感受。

不过,横田提醒,「投入感情」与「揣测(客户的)心思」有很大差异。「揣测心思」的业务人员,只停留在推测「客户心里怎么想」的阶段;但「投入感情」的业务员,主动站在客户立场思考,和客户感受相同的事,因此能了解对方接下来可能采取的行动。

也因此,「投入感情」的业务人员,能从单纯的「搜集情报」,提升到「提出具有价值感的企划案」,最后能为客户创造最大利益,进而成为「客户的伙伴」——这就是成为超级业务员的关键。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幸运属于生活的强者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指出: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其实,挫折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相反,我们能力的大小,只有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方能证实。挫折就是这样一种必须经受的考验,它可以提醒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弥补和改善。挫折使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是如何朝着失败的方向转变的,以便我们在将来能够避免因重蹈覆辙而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挫折还使我们看清了自己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一个必须去加以征服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他通常就是我们自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经常是在战胜自我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崇高的目标也经常是在彻底战胜自我的同时达到的。

  艰难困苦对生活的强者来说,犹如通向成功之路的层层阶梯;而对生活的弱者来说却是万丈深渊。生活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福之神的宠儿,却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却能奋发图强的苦孩子。”

  古往今来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他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优势,在乐曲创作事业中,他的生命重新沸腾了。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15岁就瘫痪在病床,后来靠着精神的力量同病魔顽强搏斗,39岁时终于从病床上站了起来。她写的《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一书驰名于世界各国。

  一个人可能会由于家庭、身体等种种原因而感到失意,但只要他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能够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的,这样,他就会产生战胜困难、向命运挑战的巨大勇气,而他的社会价值,也终会在所从事的事业中实现。18世纪德国诗人歌德,用26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不朽名著《浮士德》。作品完成后,他的秘书请他用一两句话概括作品的主旨,他引用浮士德的话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如何立即改善你的決策能力

文/麥可‧莫布新Michael Mauboussin
1. 要自己更加注意—找出在日常營運流程中常犯下的錯誤,然後下決心加以解決。了解自己什麼時候會草率思考,然後開始清楚思考所面對的問題。

2. 運用同理心—讓自己居於其他曾面對類似挑戰的人的處境,研究他們如何因應。如果你能從他人的錯誤中學到教訓,不重蹈覆轍,那很好。

3. 別忘了要體認到運氣扮演的角色—或者至少要體認到些許技能再加上運氣會產生的影響。把技能和運氣區隔開來,是改進決策的關鍵步驟。如果結果取決於運氣,你就知道結果最終會回歸平盤。在曇花一現的絕佳成果之後的,接續的就是未來一連串的平凡成果。

4. 盡量多徵詢意見—因為及時而明確的意見,長期下來有助於你加強自己的決策技巧。試著做記錄,記載自己作各種的決定,以及當時的依據。產生結果之後,就可以回過頭審視自己的決策過程。你可以從中了解,不佳決策是如何形成的。記錄也能讓你找出模式和關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情緒平靜的時候,決策會優於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

5. 擬定決策檢核表—列出進行決策時應該逐項檢核的項目。飛行員在起飛和降落之前,都會使用檢核表,確保自己能安全操作。檢核表在變遷快速的環境下,實用性的確較低,但是許多商業領域並不屬於這種環境。檢核表的設計必須要適當,不能廣泛得太過不明確,而是要夠具體,能夠指引行動。

6. 試著做出先見之明的決策相對於事後諸葛的決策。假設自己是在未來,回過頭檢視一個失敗的決定。試著預測造成失敗的原因為何,並及早設法加以因應。

7. 承認有一些事情是你無法預知的—特別是在面對有大量組成要素會互相影響的複雜系統時。要體認這些複雜的狀況,並且坦然地說,你真的不知道狀況會如何演變。

Monday, February 1, 2010

善用旁人提醒,减少个人盲点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盲点的存在,大家都知道。但是,「盲点」就是指无法「自我感知」的,才叫「盲点」,必须借助旁人的提醒,才有办法得知,就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一样。因此,建立外在(旁人)的「提醒机制」,是减少个人盲点非常重要、且是唯一的方法。

组织当中因为人员互动频繁,不论是主管、部属或是跨部门的同事间,因彼此的接触频繁较易察觉盲点,原是一个最佳的互相提醒来源;然而,组织中却常常见到少有人愿意主动点醒「当局者」的现象,原因何在?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并不排斥旁人提醒,事后也接受、承认盲点的存在,只是人易在被提醒的过程中,会不经意浇熄旁人的热情。比方说,有些人被提醒时神情僵硬,说不出话;有些人则是懊恼不已,表情沮丧;有些人甚至当场面露不悦,并尝试辩解。听者虽无排斥之意,却因种种瞬间表情,让提醒者以为对方不悦,从而减少主动提醒的意愿,无形中导致提醒机制无从发挥,而这些都是导因于「不习惯被提醒」。

人从出生到成年,原本已养成「被人提醒」的习惯。婴儿自呱呱落地开始,不论是走路、吃穿、明辨是非,到进入学校学习社会化,都需父母与师长的教导以及随时的提醒,各种生活习惯与规范才会逐渐成形。经常的接受提醒,小孩无形中养成「被提醒的习惯」,被提醒时只会有「对喔,我怎么忘记了」的反应,改正时也极为自然。

「被提醒的习惯」却在叛逆期时出现逆转。叛逆性格较显着的孩子,认为自己应独立自主,面对大人提醒较易排斥;而长辈感受到小孩排拒的态度,为维持良好互动,逐渐减少提醒。进大学后,大学师长则专注专业知识的教授,更少主动指正学生。换言之,从中学到进入职场此一漫长时间,人已逐渐不习惯外人的提醒。因此,若在别人提醒时能以微笑或「怎么没想到」的态度面对,并持续注意一段时间,恢复「被提醒的习惯」,即能破除提醒者的戒心,表情也会恢复自然,提醒机制也就能回复。

除了习惯问题之外,另一种造成「提醒机制」无法发挥的因素,则是因为太重面子。特别是事事追求完美者,因较他人投注更多的心力于提升完美度,一旦经人指正盲点,在加倍努力反遭质疑的情况下,其当下的情绪反应将更为激烈,更易令提醒者感到退却,进而减少主动的提醒。

不论是习惯或是面子问题,要能激活个人的「提醒机制」,根源都在于要先有「人不可能完美」这个认知,当他人指正,心态上预留「可能没想到」的空间,自然而然就能激活旁人持续提醒盲点→盲点愈少→完美度愈高此一善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