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5, 2016

十句有魔力的話



EMBA雜誌編輯部/文

在團隊中,你是否希望建立起互相信賴,團隊協作的氛圍?管理顧問許旺提斯(Marcel Schwantes)在公司雜誌(Inc.)指出,領導團隊時,若常講以下十句話,將可以提高團隊的凝聚力:

1.「你覺得剛剛做得怎樣?」無論團隊成員剛上台簡報或執行其他任務,事後都別急著提出你的評論,因為這恐怕只會使對方急著自我辯解。不如用這句中性而不具批判意味的話,來鼓勵對方主動分享他的想法。

2.「我很樂意傾聽。」若希望對方與你坦誠對話,就要讓他知道,你會很樂意傾聽。當然,你的肢體動作也要顯現關心與專注。

3.「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嗎?」對方面對的問題越迫切,你的這句話就越舉足輕重。同樣地,你必須真心願意伸出援手,這句話才有意義。

4.「這件事對你而言的意義是這樣的……」有時候,你想推動的計畫可能風險較高。此時,你必須向團隊成員說明,此事對他們有何影響,讓他們覺得你不是只為了自己思考,而考量到他們的福祉。

5.「這件事可以請你給我些建議嗎?」根據哈佛商學院教授布魯克絲(Alison Wood Brooks)的說法:「相較於不向自己尋求建議的人,人們反而覺得,會向自己請教的人比較有能力。」

6.「我是不是有哪些地方,其實是可以換個做法的?」這句話展現了廣納建言的胸襟,以及期盼從中學習的態度。你原本的做法不見得錯,但可能換個方法會更好,而這句話是請他人提供意見的邀請函。

7.「那是我的不對。」能夠坦然承認自己犯了錯,能幫助你贏取團隊成員的喜愛與信賴。沒有人是完美的,願意承認錯誤,反而是個吸引人的優點。

8.「你願意幫助我嗎?」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向團隊成員求助,這會讓人更願意為團隊付出努力。

9.「我相信你的判斷力。」與其什麼事情都攬在身上,不如學著信任別人。這不只能減輕你的擔子,也表示你相信對方的能力,而對方也會回報以信賴。如此一來,團隊自然更團結,更有效率。

10.「多虧有你,我們做到了。」這句話不只是單純的一句「謝謝」,更是強調對方的付出有多麼不可或缺。不自我中心、虛心,懂得幫助他人,也懂得向人求助,而且不忘他人的功勞。當你常講這些話,就會傳達出這樣的形象。

讓會議漂亮收尾



/ EMBA雜誌

一個會議收尾收得好,不但能使與會者帶著明確的目標離席,提高決策執行的成功率,也能確保成員未來再互動時,彼此合作得更加愉快。

因此,策略外地顧問公司(Strategic Offsites Group)資深顧問指出,會議收尾時有三件事非做不可:

一、確認關鍵決策與未來計畫

雖然理論上,與會者都參與了會議,不過在散會前,大家一同統整一次會議要點,包括重要決策、職責分配、時間表等等,可以確保所有人的理解無落差,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二、訂定溝通要點

與會者應一同決定兩件事:會議內容中,有哪些是應該,而且可以與公司其他人分享的事;哪些又是不能對外透漏的。成員在描述希望保密的事項時,一定要具體詳細,力求所有與會者都了解哪些事不可外傳。在會議後,也應該盡速將前述提到的對外溝通要點,透過電子郵件寄給所有與會者。

三、取得對會議的意見回饋

請與會者在會後趁記憶猶新時,就會議整體過程給予意見回饋。不妨將意見回饋分成正面與負面兩種,先請大家評論有哪些部分尚缺改進,之後再請大家提出他覺得值得維持下去的優點。先負後正,可以讓大家帶著正面的感覺離席。

會議中討論的計畫,並不在與會者踏出會議室時就結束,而是在此刻才開始。利用收尾時間統整會議內容,收拾零碎細節,可以幫助成員朝正確的方向踏出第一步。

高效率的人如何面對批評與爭執?



/Esor huang
人不可能避免被批評,當我認真做一件事情時也一定有自信,這時候面對批評就可能產生爭執,我們常說「據理力爭」,別人的批評挑戰了我心中思考確認過的「理」,怎麼可能不去維護它?讓我從「高效率」的角度來思考面對批評的好方法。

一,因為批評而爭執有時很浪費時間:某主管批評了一個下屬,下屬對自己的提案有自尊心,所以和主管強力的爭辯了起來,可是其實兩人爭辯的癥結點,是一個需要「大家先回去研究一下才能有新結論」的東西,可是兩人為了各自的面子,在會議上爭論不休,那當然永遠無法有結果。當我仔細思考這些批評與爭執的案例,我們是不是在批評與爭執上浪費太多時間?那又應該如何面對批評才好呢?

二,八字口訣:「心平氣和,有錯就改」:在情緒上浪費時間是相對沒有效率的事情之一,所以「心平氣和」是最高效率的方法,這樣才能讓自己專注在自我成長與工作完成。而高效率的人也理應是一個有彈性的人,有原則但懂得修正,才不會總是在一些次要的關卡卡關太久,所以當遇到批評,最有效率的選擇就是「有錯就改」,以持續推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為優先。搭配「心平氣和,有錯就改」這八字口訣,我還會用下面一些思考來幫我「過濾無謂的爭執」。

三,不要在語氣上爭執 : 無論是職場上的會議,或是網路上的討論,都難免會遇到一些語氣不好的批評,但我會選擇忽略這些語氣,過濾掉對方文字裡那些可能不禮貌的部分,直接針對對方提出的錯誤點或爭議點來討論。因為在語氣上爭論,就偏離了真正的「實事」,而我們無法阻止別人心情不好或口氣不佳,但如果討論起大家語氣好不好,這對事實其實沒什麼幫助,還不如趕快有錯就改。

四,不要在不同立場上爭執 : 我們當然應該為了捍衛立場而討論,但如果爭執是因為不知道「其實我們立場不同」,那就會讓爭論變成沒有焦點、無止無休。要討論,就要在同一個立場上討論。如果在南極的人說「現在很冷」,在赤道的人說「現在很熱」,然後兩個人一直爭論現在到底冷還熱,其實沒有意義,因為只要回歸立場,就知道本來就是南極冷,赤道熱,這樣就不用浪費時間做無謂爭執。

五,不要在用語上爭執 : 語言的變化性很大,某人為了表達某個意見用了某個用語,另外一個人看到覺得有歧異,於是針對這個用語來批評某人的意見,結果爭執了老半天,才發現可能只是一開始對某個用語的定義不同而已。這時候只要說清楚用語的定義,其實就省去了爭執。

六,不要在缺乏證據的想像上爭執 : 很多批評可能是我們的經驗、想像不同,這個世界千變萬化,大家的想法都不相同,立場相同時還是有不同想法,其實也是很合理的。這時候怎麼辦呢?我認為「保留爭議」也是一個高效率的方法,因為很多想法「現在就是無法證實」,硬要在語言上爭個誰對誰錯,又怎麼會有結果呢?所以要懂得適時擱置爭議。「有效的爭執」是有益的,真理愈辯愈明,但有太多的批評與爭執都在上述的幾種無效的層面運作,這些爭執就讓我們「心平氣和」高效率的處理他們吧!

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才會客觀



/ 杜書伍

很多人一聽到要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就會反射性的認為:「你們當領導的,當然站在你們的立場認為如此」。

組織不是單指企業,它包含各種型態、各種類型的組織,從家庭、同學會,到政府、企業、公益組織等等,甚至包含無形的組織。

譬如,不管走路或開車,每個人只要走到馬路上,就形同加入一個無形的組織叫「用路人組織」。當一大群人要使用馬路,為了避免互相干擾、相撞,就必須訂定交通規則;交通規則就是依據「用路人組織」的角度,思考如何讓所有用路人都能在有秩序的情況下,順暢且有效的使用馬路。若是每個人都只依自己最方便的角度,那規則訂出來就是「只要我所到之處,一律是綠燈」,結果只有交通癱瘓一途了。

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就是會考慮組織設立的目的,思考如何做才能達到組織的目的,並兼顧考量所有參與者的最大利益,從中拿捏出最適方式;若非如此,人就會選擇離開不再參與,組織的目標自然無法達成。

所以,從組織的角度思考所獲致的觀念、知識、做法,才會是正確的。這種考慮各面向的思維,就是「客觀」。

反之,若是從個人方便、自利的角度看事情,必然帶來他人的不便、不利;每個人都自私自利,那這組織就無法運作,達不到設立目的,那麼,最終這個組織只有解散一途。

實務上,習慣用個人角度看事情的人,因為自私自利的觀念與做法根深柢固,將漸漸不見容於組織,早晚是會被逐出組織;並且,必然會一再的被逐出各式各樣的組織。

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的人,因為習慣思考組織目標,長期下來累積的觀念認知,對組織內部如何分工、事物對錯的判斷,就會愈趨精準,因而思考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會可行,而逐漸在組織中贏得信任與支持。因此,客觀的人,能看清事物,見解也易正確及被接受,自然就成眾人所信服的領導者。

檢驗你是千里馬還是頭驢



 文/益興環保
白龍馬隨唐僧西天取經歸來,名動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馬”。白龍馬想念家鄉,找驢,羊,牛等兒時夥伴玩,驢迫不及待詢問成功秘訣,白龍馬說:努力工作!這時,驢委屈得嚎啕大哭:為什麼自己這樣努力工作卻一無所獲?白龍馬說:「我去取經時大家也沒閑著,甚至比我還忙還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過我目標明確,十萬八千里我走了個來回,而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驢愕然:什麼是目標?像驢一樣勤奮,工作卻原地踏步;像驢一樣勞累,得到的卻是皮鞭,這是很多職場人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其實,擺脫驢的命運,變身職場千里馬得到賞識並重用,並不是沒可能。 

你是否只做一樣工作?
故事一:動物們要舉行一場聯誼會,領導秘書狐狸對驢說:「你的嗓門高,來曲獨唱吧。」驢說:「我不去,我唱得很難聽。」狐狸說:「那你去試試做主持人吧。」驢說:「我不去,我形象不好。」狐狸說:「那你幹什麼?」驢說:「我只拉磨。」狐狸說:「好,你就去拉磨吧。」
感悟:在職場,不能像驢一樣只知埋頭拉磨,除了本職工作,公司裡的其他事情都應該嘗試著主動去做。如果什麼事都不去關心,什麼情況都以本職工作為擋箭牌推託,久而久之,你就只能原地踏步

你是否只耕耘不收穫?
故事二: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秘書狐狸對老虎說:「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像嗎?」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歎息。
感悟:驢子的勤勞毋庸置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職場,你忙碌與否並不重要,老闆看重的是你把工作做好了沒有。與其勞而無功地超負荷工作,不如抽時間靜下來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你有無合作的胸襟?
故事三:驢發現牆頭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饞,可又夠不到。這時,它發現牆角有把梯子,但驢怕搬來梯子後,需要羊幫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幹叫了幾聲放棄了。
感悟:驢吃不到青草,不是它智力不行,而是它沒有合作的胸襟。個人的才智、力量終究有限,要想有一番作為,需要合作夥伴。在與人合作之前,你就要有與人分享成果的準備。因為合作既包括工作,也包括分享。

你是保值品?
故事四:年終大會上,驢又沒被評上「勞模」。驢委屈地向秘書狐狸申訴:「為什麼我最勤勞、最辛苦,卻年年評不上先進?」狐狸笑著說:「是啊,你拉磨的本領無人能及,但我們已經改用機器拉磨了。」
感悟:時代在前進,公司在發展,如果固步自封,遲早會被淘汰。做個保值品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關注市場的發展方向,關心企業的需求,學習新的技能,那麼,你不但是一個保值品,還是一個增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