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1, 2017

找出冰山下的真相,請善用追問的技巧


當你想要了解別人時,該問甚麼問題?多數人常問:「你最大的優點與弱點為何?」「你未來五年想要做什麼?」有一些較老練的人會問與行為有關的:「告訴我你曾經…的時候」。

捫心自問,你是否曾經在別人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當中,真正了解那個人?因為別人的回答而認定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後來卻發現這些回答一點意義也沒有?多數人會問一個類似上述的問題,接著就轉移到另一個話題,似乎很滿意他們已經聽到想聽的話。事實上,他們絲毫沒有更了解對方。

繼續追問會幫助你發現你真正想知道的事。只要保持好奇心,你會很驚訝你所發現的事。以下列出三種類型的後續問題,有助於你更加了解一個人:
1.     再問一次你原先的問題,但略加修改。
如果我面試時,對方沒有正面回答,我通常會說:「讓我換個方式問你…..」這麼說很有效,意思是,你不會讓他輕易逃避問題,但也替他保留面子,至少你的話暗示你的第一個問題可能表達得不夠清楚。這麼做可以有效得到切題的答案,你真的可以從問答的內容來預測對方的行為。

請小心:一定要改變第二個問題的問法,否則看起來就有些針鋒相對了。

2.     將對方的所有答案串聯起來。
善於判斷別人的人,很自然就會這樣做—他們會認真聽,再將聽到的東西與之前提到的其他內容連結起來。問某人這樣的問題:「喔,那就跟你…的時候一樣?」或是「這就是你剛剛說….的意思?」除了讓你更了解這個人之外,還可讓他知道你真的在聽,而且也可能對受訪者提供一些有意義的觀點,因為他原先可能根本沒有發現你指出的連結性。這樣才能綜合訊息,並非只是聽而已。

請小心:過度使用這個技巧,可能會讓你看起來像是警探在尋求「逮到你了」的時刻。避免說類似:「但是你剛才不是這麼說的…..」的話,我的建議是綜合資訊,而非質問。

3.      追問答案的涵義。
不要只是接受答案的表面意思,應追問答案內含的意義,以便能真正了解對方。對於自稱是完美主義者的人,你或許可問:「你的完美主義在工作場所如何展現?」或是「你的細節導向會造成何種後果?」應持續詢問有關內含意義的問題,直到你滿意已得到想知道對方的事情為止。

請小心:當你詢問回答裡內含的意義時,應避免像訴訟律師一樣,把這些詢問變成引導性問題。相反的,你應該是真的想要了解這些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

一份好的問題清單,只是訪談的第一步驟,唯後續問題才能真正讓你知道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人。

口才好、邏輯強,簡報就能說得好?錯!TED 講者私藏的 2 個溝通秘訣


TED 總裁Chris Anderson在《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中提及,演說能被認可,牽涉到解釋與說服。「解釋」是在人們心中建立一個全新思想,「說服」較激進,在建構之前,必須先做一些拆除工作。

說服觀眾之前,先拆除他們心中的成見
說服是將固有想法打掉重練,易引起不適。說服之前,我們必須先做些「提點」,讓觀眾相信新觀念是有依據的。一旦聽眾接受且認可提點後,就進行理性思辨,用「論證」讓新思想常駐心裡。

比方說,大家都覺得愈多選擇能讓人更自由地選出想要的,但心理學家巴Barry Schwartz卻認為「太多的選擇可能導致人們不快樂」,他講了一個故事:我告訴店員牛仔褲尺碼,店員卻問:「你想要合身、適中寬鬆、還是十分寬鬆的?要排釦,或是拉鍊式?褲管要小喇叭、窄管,還是……」

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他在購買時難以抉擇的壓力,也能回想自身經驗,馬上就能理解太多選擇是會令人有壓迫感。這就是哲學家Daniel Dennett說的直覺幫浦(Intuition pump),雖然不是嚴謹的論述,但能輕推聽眾,幫助他們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一步。

邀觀眾參與論證過程,一步步認同你的觀點
TED 的演講許多都是以「偵探故事」 為架構,先對聽眾出個謎題,再一一解答。不是硬塞資訊給觀眾,而是邀請觀眾加入發現,而更加投入,因為他們不是被你說服,而是被自己說服。

另一種方式則是「反證法」,證明論點的反論是有問題的,就能強化論點。公益家Dan Pallotta認為世人看待慈善事業的方式,讓非營利組織難以經營,「如果你靠販售暴力遊戲給孩子們而成功,人們會讓你登上雜誌封面;但若你想靠著治癒感染瘧疾的小孩而賺錢,你就會被視為寄生蟲。」

光靠邏輯推理說服別人還不夠,就算一時說服,還是有可能在演講結束後拋諸腦後。所以,演講時若能輔以其他工具,如故事、數據或其他視覺工具等,讓論述不僅合理,也有趣味,才能加深擴散性。

論證 + 示範,展現說服力
聲學專家崔久表示,讓談話內容更誠實、誠懇,並訓練說話語氣、聲調等,別人才願意傾聽。

1. 正反論述:以說話的「七宗罪」做為開頭,點出說長道短、評斷、心態消極、抱怨、找藉口、過度誇張、過度武斷等習慣,會讓別人不願聆聽。說話若能展現正面言語,別人才更願意親近你。

2. 帶觀眾體驗:強調不同音色、發聲區域等,會給人不同感受,直接示範假音讓人不悅、用胸腔發聲會讓人覺得沉穩,更願意信任。最後邀請聽眾跟著做「口腔體操」,讓觀眾直接體驗,印象更深刻。

如何成為解決問題的人才?日本 CEO:從寄 email 給自己開始


日本松井證券社長松井道夫向來都是證券界的「革命者」,他曾斷然廢除業界慣行的「對面營業」(又稱外交營業,指業務直接到顧客家中拜訪銷售),又在 1998 年成為日本推出網路電子證券下單的先驅,去年更拔除投資信託單位的業務人員。

在接受《Associé》雜誌採訪時,松井表示,「未來,沒有人會教你該採取什麼行動。經營者的工作就是思考社會正在面臨的問題,擬定相應策略,也就是閱讀時代的氛圍。」

要能夠認清事物的本質,進而推出有效的一擊,急著想出答案絕對行不通。松井認為,重點在於「持續不斷地思考,耐心等候頓悟的那一刻!」以下為松井長年培養出的 3 種思考習慣。

1. 一邊讀書一邊思考

松井特別喜歡讀跟歷史、哲學相關的書籍,從中體會人的本質和社會組織的原理,再將書中內容替換成現代情境,提煉出組織運作的構想。

一天當中,從早晨泡澡、午餐或會議後,到下班後洗澡和睡前,都是松井的閱讀和思考時間。

2. 利用 e-mail 建立思考與書寫的循環

針對特定主題或問題,思考到一定程度之後,松井會歸納成 500600 字的結論,寄 e-mail 給自己,等到再次想到「關於這件事我寫過什麼」的時候,就能回頭看信。有了新想法時,他也會回覆同一封 e-mail 給自己,並且引用前文,對比出當時的想法正確與否,與現在的觀點又有什麼不同。

這個書寫、寄信、重新瀏覽並回覆信件的做法,代表的是一個「整理思考」→「中途暫停思考」→「深化、更新思考」的循環。

3. 運動打開思考開關

松井笑說,自己並不是 24 小時都在思考,特別是早晨還沒完全清醒過來的時候。他喜歡先去游泳,前半小時先游 1 公里,讓身體習慣動作之後任意划水,就會有腦袋逐漸醒來的感受。這時,他不會積極地思考什麼事情,純粹就是自由聯想,就當做頭腦的休息時間。

松井認為,人腦的運作方式並非短時間內集中思考一件事,就可以得出最好答案。想尋求事物的解答時,只要持續有意識地思考,總有一天可以得到答案。因此,持續不斷地思考,才是勝出的關鍵。

台達電轉型就磨一招:幫別部門賺錢-PART2



鄭崇華次子鄭安,談推動「製造服務業」甘苦。鄭安帶領的電源事業群讓台達電從設備本業轉型,正積極跨入電動車、太陽能發電站等新事業。該如何加快轉型步伐,提升知名度,讓更多客戶埋單,以便和施奈德等國際大廠競爭,則是台達電下一個挑戰。

大立:幫客戶解決痛點,從單筆買賣變長期客戶
要和那麼多廠商一起打群架,付出的最大成本就是時間。「當你不懂不同產業的領域知識,就很難提任何解決方案,做出來也不是客戶要的。」像充電站得和電動車「對話」,牽涉的不只技術,光和車廠溝通規格、設計,到完工後的測試,至少花上一年時間,連汽車進出充電站的動線都是一大學問。

因此,透過合作,補足自己的短處,更顯重要,和內外部人才一起打仗,是台達電轉型之路上必做的基本功,但心態上最關鍵的改變,是如何從賣產品,變成幫客戶解決「痛點」

台達電員工大多是技術背景,為了換位思考,以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為例,特別找來具跨界專業的「應用工程師」,從釐清客戶需求開始,再到現場實勘,分析使用情境,地形、濕度等因素都會影響系統效率,有些甚至花到兩年溝通、測試,等機房開始運作,還得派工程師每天駐點,提供即時服務。

「現在,產品出門才是生意的開始。」鄭崇華曾說。因此,台達電與客戶的關係才能從單次買賣,變成二十年的生意

陣痛:等訂單或衝服務?當先驅,難以回收最煎熬

「坐等訂單的時代已過去,現企業必須主動出擊,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黃崇興說,台灣製造業的困境是,即便賣高端產品,一旦客戶掌握成本結構,等中國或東南亞對手追上,還是難逃價格紅海,唯靠服務拉高競爭門檻,提高議價能力,「這點台達電一直都在做,只是成果這幾年浮現出來。」

任何一場轉型,成敗與否,關鍵還是在領導人的決心。鄭安想起當初面臨的兩難,本業雖然獲利下滑,至少訂單穩定,若要衝刺新事業,卻連下單生意在哪都不知道。如此兩難,在內心不知上演過多少回。

「做解決方案商,回收時間沒辦法控制,有可能這時間就這一個客戶,不像以前我們做ODM(原始設計製造)一次好幾個客戶在進行,現在要幫客戶一一規畫,成本投下去還不一定得標,真的很掙扎。」

被取代的危機感如芒刺在背,讓台達電經營團隊深知已無太多時間猶豫。當轉型方向確定,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下去。「從趨勢來看,這個方向一定會起來,三十年後可能每個加油站都變充電站,那我們現在就早早進來布。」鄭安說。

台達電轉型就磨一招:幫別部門賺錢-PART 1



當美國用軟體實力征服全世界,製造大國德國卻開始往服務化轉型,連做代工或零組件的大廠,都得學會懂使用者的心。同樣的轉變也在台灣製造業上演-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子便是其中代表。

鄭崇華次子鄭安,談推動「製造服務業」甘苦。鄭安帶領的電源事業群讓台達電從設備本業轉型,正積極跨入電動車、太陽能發電站等新事業。

危機:賣越多、賺越少,電源龍頭救獲利,學做服務
台達電為何會展開一場「由硬轉軟」之戰?轉變,來自於危機。時間回到2008年,台達電從財報中嗅到警訊,雖然該年營收創下一千四百二十六億元紀錄,營業利益卻比前年下滑約30%,等於產品賣得越多,卻賺得越少。

為了挽救獲利,2010年台達電重新盤點自己的優劣勢,決定從本業電源產品出發,整合內外部資源「打群架」,轉型成解決方案商,試圖擺脫製造業衰退窘境。

合作看似簡單,但台達電全球員工超過八萬人,每個事業單位規模等於一家中小企業,想改變各自為政的生態,並不容易。「一開始大家很容易因為認為『這不是我的事』而把責任推掉,對那麼大間的公司來說,要合作,第一步得打破諸侯思維。」台大工商管理系副教授黃崇興說。

例如,台達電賣一套資料中心解決方案,解決方案要運作,至少會牽涉到5個單位,各別分屬不同事業群,萬一其他事業群不願意配合,該怎麼辦?

大破:事業再不分你我,幫別部門成長才有獎勵
重新制定KPI,是第一步。過去,公司看重各單位營收,自己產品賣得多才有獎勵;現在,跨部門專案、新事業表現如果沒成長,單位營收再高,獎金也有限,唯有懂得「幫助別人成長」者才可能勝出。

「各事業單位總經理都有一個drive解決方案(營收)的比例,這是直接從CEO下來的,過去你不會賣別人的產品,但現在你也可能採購別人的產品,為其他部門創造固定的收入。」鄭安說。

除了內部合作,製造業要服務化,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協同外部夥伴,共同滿足客戶需求。「以前客戶採購四種產品,四家業者的工程師都要到現場,現在只要我們一位工程師就可以解決問題,方便客戶一次購足。」台達電關鍵基礎架構事業部總經理蔡文蔭說。

現在賺服務財,除了得整合數十家不同類型的廠商,原本做電源的工程師還得學會和軟體人才共事,才懂得把不同設備兜起來,用系統監測、管理機房,替客戶減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