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1, 2017

口才好、邏輯強,簡報就能說得好?錯!TED 講者私藏的 2 個溝通秘訣


TED 總裁Chris Anderson在《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中提及,演說能被認可,牽涉到解釋與說服。「解釋」是在人們心中建立一個全新思想,「說服」較激進,在建構之前,必須先做一些拆除工作。

說服觀眾之前,先拆除他們心中的成見
說服是將固有想法打掉重練,易引起不適。說服之前,我們必須先做些「提點」,讓觀眾相信新觀念是有依據的。一旦聽眾接受且認可提點後,就進行理性思辨,用「論證」讓新思想常駐心裡。

比方說,大家都覺得愈多選擇能讓人更自由地選出想要的,但心理學家巴Barry Schwartz卻認為「太多的選擇可能導致人們不快樂」,他講了一個故事:我告訴店員牛仔褲尺碼,店員卻問:「你想要合身、適中寬鬆、還是十分寬鬆的?要排釦,或是拉鍊式?褲管要小喇叭、窄管,還是……」

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他在購買時難以抉擇的壓力,也能回想自身經驗,馬上就能理解太多選擇是會令人有壓迫感。這就是哲學家Daniel Dennett說的直覺幫浦(Intuition pump),雖然不是嚴謹的論述,但能輕推聽眾,幫助他們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一步。

邀觀眾參與論證過程,一步步認同你的觀點
TED 的演講許多都是以「偵探故事」 為架構,先對聽眾出個謎題,再一一解答。不是硬塞資訊給觀眾,而是邀請觀眾加入發現,而更加投入,因為他們不是被你說服,而是被自己說服。

另一種方式則是「反證法」,證明論點的反論是有問題的,就能強化論點。公益家Dan Pallotta認為世人看待慈善事業的方式,讓非營利組織難以經營,「如果你靠販售暴力遊戲給孩子們而成功,人們會讓你登上雜誌封面;但若你想靠著治癒感染瘧疾的小孩而賺錢,你就會被視為寄生蟲。」

光靠邏輯推理說服別人還不夠,就算一時說服,還是有可能在演講結束後拋諸腦後。所以,演講時若能輔以其他工具,如故事、數據或其他視覺工具等,讓論述不僅合理,也有趣味,才能加深擴散性。

論證 + 示範,展現說服力
聲學專家崔久表示,讓談話內容更誠實、誠懇,並訓練說話語氣、聲調等,別人才願意傾聽。

1. 正反論述:以說話的「七宗罪」做為開頭,點出說長道短、評斷、心態消極、抱怨、找藉口、過度誇張、過度武斷等習慣,會讓別人不願聆聽。說話若能展現正面言語,別人才更願意親近你。

2. 帶觀眾體驗:強調不同音色、發聲區域等,會給人不同感受,直接示範假音讓人不悅、用胸腔發聲會讓人覺得沉穩,更願意信任。最後邀請聽眾跟著做「口腔體操」,讓觀眾直接體驗,印象更深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