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 2011

兼容並蓄大智慧


文/郭特利


郭子儀是唐朝中期身繫家安危,功勳卓著的名將;其一生為唐朝屢立奇功,對外破吐番、平回紇,對內平定安史之亂與朔方節度使的叛亂;堪稱中唐20多年中最重要的大臣。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功高不震主,善始善終,一生福祿壽具全;同時與忠良和佞臣和平相處的名將。


郭子儀(697年-781年),又稱郭令公,唐代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唐代將領,平定安史之亂與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後封為汾陽王,是唐朝少數以真功績而獲異姓(皇族除外)封王之人。


郭子儀一生除戰功彪炳外,其為人處事,也頗多可供學習之處,最為有名的故事之一為:唐代宗為了拉攏郭子儀,把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與郭子儀結為兒女親家。一日,小倆口夫妻吵架,公主不把郭子儀放在眼裡,郭曖衝口回嘴「皇帝有什麼了不起,我父親只是不想做天子!」


郭子儀聽聞大怒,親自捆了兒子,向皇帝請罪,希望嚴懲兒子治罪;唐代宗的表現也不遑多讓,表示:「俗話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小倆口在私房裡吵嘴,咱們當親家的,怎能當真呢!」


另一個值得學習的案例為,郭子儀有一次生了病,朝廷的百官到郭府探病慰安,因此郭子儀的家人出來,與來訪的官員相見;但是等到一位名叫盧杞的大臣到的時候,郭子儀就把所有的家人屏退;有人問:「為何?」


郭子儀說:「盧杞的相貌醜陋,心地陰險,家人們見到他,可能會笑他;那天他若是掌權,那麼我的家人可能會遭殃。」後來盧杞果然當上了宰相,當時凡是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都被報復;只有郭子儀的家人竟然無恙。郭子儀並未因盧杞當時官小,而輕視他,同樣待之以禮,以致於當盧杞得勢後,郭子儀成為少數未與之衝突的大臣之一。


以今日企業管理的觀點觀之,郭子儀對皇帝(老闆)的恪守本分,與對盧杞(同事)的和睦相處,都是我們可以學習探討的榜樣。相較於歷史上動輒功高震主,鳥盡弓藏的功臣下場,郭子儀的智慧,值得大家思考學習;雖然不少鳥盡弓藏的案例來自於君主的猜忌,但也不乏案例來自於功臣行為的欠缺智慧所導致。而與盧杞的相處,更是其有容乃大,防患未然的胸襟與遠慮。


「功蓋天下」很難,因為需要天時、地利,同時加上本身的努力與專業;「善始善終」更難,因為還需要能「兼容並蓄」的人和。二者得兼,雖是難上加難,但郭子儀得兼之後的福壽雙全,確實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