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6, 2009

簡單就有創意,不是夢!


文/原尻淳一、小山龍介
從點子的興起,一直到累積成自己的觀點,有什麼簡單又上手的祕訣?

第1步:打造五感思考環境
你是否曾在冗長的會議裡,腦袋一片空白?小山龍介強烈建議,不只有大腦,全身上下都會加入絞盡腦汁的構思行列,所以打造適合創意生產的環境更顯重要。遇到瓶頸,挑選單純作業活動來實行。單純作業不僅能讓身體活動,也能讓大腦放鬆,讓想法慢慢成形。


最好的單純作業要符合3要件:處於放鬆環境、不需要過多判斷的工作內容、作業活動有適度的節奏感。碰上困難,直接走到現場。像警察不會關在會議室裡找線索,親上案發現場才能找出端倪。思考陷入瓶頸時,不如起身移動到相關現場,收集第一手資訊,感受環境,一定會有新發現。


第2步:累積資訊
有句俗語:“筆是比劍還利的武器”,創意的起源來自於紀錄,你可以在3個地方擺放筆:上衣口袋、記事本、包包,不管任何場合,都能維持隨時動筆寫東西的狀態。把寫下的想法放入名片夾。生活中充斥可用來記事的紙張,問題在於紙條容易因混亂而遺失,該放哪裡保存才好?如果是上班族,名片夾就是個好地方,應該沒人會隨便丟棄裡面的紙張。


要學習用聲音記錄,第一要遵守的是“一個錄音檔,一個想法”;另外,這是能邊走路邊進行的事,只要拿出手機,按下錄音功能,隨時都能累積。如何活用?在捨棄備忘錄之前,先將內容整理成“筆記”,把流動型資訊自動轉換成庫存型。


至於如何管理筆記?大腦很少搞錯時間的先後順序,用“時間軸”來劃分是最好方式。所以在抄寫筆記時,第一個要寫下的就是“日期”,再來是內容標題及相關人物。


第3步:建立資料庫
建立自己的記事本字典。你曾碰到客戶隨口問:這個市場有多大嗎?若當場沒辦法說出,專業度就瞬間降低。到底如何記錄細微的數字?不妨把數據、圖示、數量圖縮小影印貼在筆記本上,把資訊隨身帶著走。製作資料庫,要思考故事性。以收納名片來舉例,可以用“現在正在往來的人”為故事基礎進行管理,讓資訊不單單只是數字,更能長久留在記憶裡。


第4步:善用思考技巧
如果想法是既有資訊的排列組合,學會基本思考,更能讓累積的資訊,轉換成有用的想法。找出正反互通的想法、再練習三角技巧。儘管商業書籍多教導讀者先說出結論,但實際上卻很少有人會這樣說話,就算是好想法,突然下結論,很容易受到持反對意見者的猛烈攻勢。


正確順序應是“先確認前提要件,再做結論”,這種方式叫做“封閉問題”,回答只有是、否。尋找同義詞:不擅長情境思考的人,單純靠文字也能得到靈感。最方便的工具就是使用“同義詞字典”,如有餘力,還可以追溯英文單字語源,你會發現某些單字竟然來自同一語源,這也是靈感來源。好好利用Google。使用搜尋引擎時常遇到的狀況是:不知道要打什麼關鍵字。這時找出和主題連接的詞彙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5步:決定觀點的位置
向值得尊敬的人學做事方法。由希臘文“模仿”(mimemec)加上英文“記憶”(memory)的合成單字?“迷因”(MEME),相對於遺傳因子DNA,被稱為社會文化的“意義遺傳因子”。
把這樣的概念套用在學習上,先找到“知識先驅者”所傳達的訊息,從中偷取對方產生觀點的模式,就可轉化成你的觀點。改變原有觀點。學會更改主客立場,站在對方立場來思考問題;又或是刻意製造彼此新關係,就能激發新想法。


最後關卡:做出決定
準備好各種企劃 ,到最後一步選擇時,如何確保它是最適方案?


困惑時先向他人求救。和同事吃飯聊天,腦中會突然浮現企劃點子,那是因為說話時,大腦正在進行整理資訊、補充及連結的動作。瞭解大腦的習慣動作,更要反過來利用,面對各種想法、卻下不了決定時,快找個人來說說話。


好好利用上司。不可諱言,我們的思考模式一直被組織束縛,但老想著被他人管理並不是好想法,要提升自我價值,轉彎讓上司成為你的利用工具:

1.上司是有經驗的資料庫,例如可以向他詢問顧客的思考傾向,進而做出決定。

2.上司是做決定的提示箱,老闆回饋的意見,會包含公司認為決策該有的思考要件,對你的最後提案也有保障。


舉辦能“做出決定的會議”。

1.設定目標,除了腦力激盪,沒有目標就不需要舉行會議;

2.設定規則和角色,規定每人發言限制,並找出能扮演鼓勵發言或故意批評的角色;

3.使用工具緩和會議氣氛,可以準備零食,又或是改到頂樓或戶外開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