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5, 2008

一身是膽,闖蕩職場江湖

文/作者不詳,事後得知必將補登
膽識不足,就只能守成,不能開拓,學問與經驗再棒都沒用。唯有智勇雙全去挑戰困難的人,才是企業之寶。

三國時期,魏、蜀國爭奪漢中地區。有一次,趙雲帶著數十名騎兵出營,大批曹軍猝然出現,趙雲且戰且退,逃回營區,而且逆向操作,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懷疑內有伏兵,急忙退去。趙雲轉守為攻,下令軍士擂鼓,鼓響震天,隨後領兵從營內殺出,以勁弩猛射。曹軍驚駭,自相蹂踐,許多人墜入河中淹死。第二天,劉備來到趙雲營寨,檢視昨日戰場,看得觸目驚心,不禁贊嘆,「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歷史版的空城計,主角是趙子龍,和小說版孔明的空城計情節不同,但都是揣測敵將心態,小心判斷,大膽冒險,因而轉危為安。這一句「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讓趙子龍形象更加完美。其實每個名將都是一身是膽,無膽上不了戰場;上得了戰場,打不了仗。翻開每一頁戰史,都是膽量的較量。但光是一身膽子,未必是優點,我們常講「有勇無謀」,就是指除了膽子,缺乏腦子。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膽子,而是膽識。

智勇雙全,虎膽妙算
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的前身是一部電視影集,劇名譯為「虎膽妙算」。「虎膽」是膽,「妙算」是識,合起來就是膽識。膽識比膽子多了「識」字,識指的是見識、知識和常識。曾有媒體做過有關膽識的問卷調查,為膽識定下「膽量、冒險、判斷、知識、執行」五個指標。由「判斷、知識」這兩項,即已說明膽識是一門智勇雙全的修養。
  
有識無膽,成事不足;有膽無識,敗事有餘。回到前述曹操、劉備的漢中爭奪戰。曹操麾下有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夏侯淵,他雖然多次打勝仗,曹操卻經常勸告他說,「將領應有膽怯的時候,不能單憑勇氣。」 曹操進一步說明,「將領應以勇敢為本,但行動時更應依靠智慧和計謀,光靠勇敢,只能敵得過一名普通人罷了。」
  
夏侯淵藝高膽大,這一番勸不見得聽得進去。這個弱點果真成為致命傷。劉備謀士法正建議採用誘敵之計。於是,劉備在山勢險阻的定軍山安營下寨。夏侯淵恃勇輕敵,大軍直撲定軍山,劉備派突擊隊居高臨下俯衝攻擊,曹軍崩潰,夏侯淵被斬殺。
  
「將領應有膽怯的時候」,這句話出自冒險家、事業家曹操之口,有更深的意涵。不只將領,任何人面對任何挑戰都要有膽識。膽識不足,一切免談,再好的能力、智識、學經歷,都使不上力。膽識不足,只能在保護傘底下保守行事,不敢決斷,不敢執行,不敢冒險,不敢突破,不敢提出創意,不敢走在時代前端,不敢這個,不敢那個。可以守成,不能開拓,只能當承平宰相,當不成亂世英雄。

害怕失敗是職場致命傷
提摩西‧巴特勒長期研究個人生涯發展和職場競爭力,他曾列舉12項職場弱點,其中一項「害怕失敗」,指的就是缺乏膽識。提摩西‧巴特勒認為,組織需要的其實是有膽識的人,因此求才時不應該採行目前的錄取標準,死板板地審查履歷,選擇出身於好學校、大公司的員工,而應著重於那些曾「做過很困難的專案,並且用創意解決的人。」因為經歷過甚至克服過挑戰的人,才是企業之寶。反過來說,有這種能力的人,等於擁有一身的功夫,這是闖蕩江湖的資產,不必因學經歷不好而自卑。
  
所以,培養自己的膽識,變成當務之急。培養或訓練膽識可以從較小的困境做起,不要一下就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隨時提醒自己,碰到困難,試著克服;碰到問題,試著嘗試,不要選擇抵抗力最小的路子走,不要一遇到難關就繞道、退縮。要正面去面對,並且記取每一次的成敗,做為未來參考。
在大風大浪中練膽識
膽識不是紙上談兵就可以升級,還得經過大風大浪,經歷一番寒徹骨,換來撲鼻香。膽識是無止境的,有時候我們自以為足以應付大局,膽識待用時方恨少。「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人人耳熟能詳,那位助手秦舞陽,無惡不做的地方流氓,看似有膽量勇氣,見到中央級的大場面,渾身發抖,完全無法出手。
  
前世界拳王泰森,勇猛無比,締造多項紀錄,無人能破,但他有幾樣極不光彩的前科,且不說強暴案件,他最要不得的是,打不贏,情急之下竟咬掉對手耳朵。前日他以39歲高齡復出,歲月不饒人,打不贏,用頭撞人。試想當泰森打起順手拳賽時何其威猛,打不過時用垃圾步耍陰,膽識哪裡去了?無法面對逆境,其實就是膽識不夠的表現。這和怯場的秦舞陽沒有兩樣。可見有沒有膽識,不臨陣試煉,有時還真看不出來。
  
棒球迷應當知道,投手最難投的是內角球,一來怕失投,變成紅中,被撈個正著,又怕投成觸身球,引發糾紛。一般投手若無優異的控球,沒有相當的膽識,不敢投內角球。前旅日球星郭源治返台,加入台灣職棒,秀了一手近身球絕技,那股和打者對決的氣勢,以及以近身球逼使打者後退,再以外角球吊中,解決打者的智慧,為台灣職棒投手上了一課。這就是膽識,從球場到職場,任何人在任何場域,想要更上一層樓,都不可或缺的本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