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5, 2016

做了,一定加分嗎?



/王文靜

我正站某機構的電梯牆前,原本要搭電梯但被這面牆給吸引。數了數,小小面積貼了七張大大小小的公告(海報),分別是告知哺乳室位置海報、別性騷擾貼紙、禁菸標示……,在視覺上,簡直就是攤位林立的菜市場。我很認真的想一一了解,每一張海報或公告的發言內容,但看了三張就沒耐心繼續。這一剎那,我開始好奇:

一、誰放縱這面牆,變成菜市場?
二、「攤販們」在張貼新公告時,可有慮及溝通效度?當有人要在貼滿狗皮膏藥的牆上,再貼新告示時,為何沒有人動用「刪除法」,先撕掉舊公告(海報)?
三、一年後,我再來此,這面牆將會被淹沒至何貌?

從這件小事拋出一個觀念:所有的事,「做了,一定加分嗎?」我猜,當我拋出這問題時,多數人會同意:不是。既然不是,為何人們的認知與行為卻是迥異?否則,上述那面電梯牆不會被一張又一張的公告貼滿。

每一位貼公告的人都覺得張貼在人來人往的電梯口效果好,就做了。卻未深思,公告已被淹沒,必須刪掉一些,才會有效果。或者,其心態是反正主管叫我貼,我就貼。這是低效率組織,常見的員工心態,「有做,就好」。未深究:「怎麼做,才有效?」

然而,企業中的「無效海報」是無形,辨識難度非常高,自覺更難。人們的慣性,不自覺的讓組織陷於低效率中,這包括無效率的流程、低效率創意的維持。「無效海報」反映更深層的組織問題,我們每天、每個人浪費了多少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如果你有「累了半死,卻一事無成」的感覺,想一想,你有多少「張貼無效海報」的工作慣性。找出它,改變它,日子就會不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