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2, 2012

找問題、提解答,拿出成果來



/謝明彧

這次調查中,「問題解決力」「態度力」「合作力」「專業力」是企業主管評斷工作者是否勝任的四大指標,我覺得這是很正確的結果。主管在判斷一個人時,首先一定是看專業表現,畢竟公司雇用一個人,就是希望他能為組織帶來幫助與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問題解決力」,會成為這次調查中最被企業主與人資主管看重的原因。



別等問題發生,才開始危機處理



一般人對於「問題解決」所抱持的心態,常常只侷限在「問題來了,我想辦法妥善解決」,但我認為,真正的問題解決力,應該是更進一步,「主動去找出問題」畢竟如果做好防範與準備,很多問題根本不會發生。正因為措手不及,問題才會變成「問題」,這時的所做的應對就已經是「危機管理」,根本不叫問題解決了。



所以「預先設想」「主動找出」是平日培養「問題解決力」最重要的兩個思維,在問題尚未真正發酵前,有了這兩個動作,即使面對不確定,也能擬定配套措施,把風險降到最低。就某些層面來說,與其訓練自己「如何解決問題」,不如先訓練自己「如何找出問題」,不要等主管、客戶來告訴你問題在哪,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培養「問題觀察能力」上,由於每件事面對的情境不同,不可能按照指導手冊上的幾個步驟去執行,就一定能發現問題,但我認為,「事前反覆練習與準備」永遠是避免問題最好的方式。與想其建立有效的問題解決步驟,還不如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這對資源成本與組織觀感都更有利,否則等到火燒眉毛時才來趕忙救火,救得再漂亮,也不會是最好。



別做鴕鳥,方法與心態決定專業



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但人只要在職場,都一定會有幾項共同的必修課目,例如「溝通」「合作」「適應」「抗壓」「領導」等與工作態度相關的能力,兩者具備,才是企業判斷一個人能否勝任工作的最大考量。



但工作態度良好絕對不是「任勞任怨」老闆要的是成果,而不是超長工時;希望的是更有效率的員工,而不是每天加班加不完的員工。所以工作者與其心裡抱怨又無奈地加班,不如在接到命令後去思考:「我要怎麼進行好時間管理?」讓自己更有效率地工作,而非以超長時間換取成果。



所以面對更多責任,你表現出來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是你自己怎麼看的「心態」更重要。一個有承諾意願的工作者,面對責任的加重,不會當它是負擔,而是挑戰,會思考怎麼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達成目標。心態轉換,你做事的感覺就會全然不同,而這點,企業主管也絕對感受得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