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0, 2012

工作難負荷,拖字訣上陣


/陳世欽

    今日事明日畢似乎是人類的天性。這會讓當事人自責,同時也造成他人的不便。如果時間永遠用不完,這倒也不是問題。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曾經說:「你可以拖延,時間卻不會等你。」企業講師華登說,拖延足以對工作帶來「明顯可見而且昂貴的成本」。他又說,研究顯示,許多企業員工承認,平均每天把兩個小時用於與工作無關的其他事務上。



    大家都知道,拖延對自己、別人與工作都不好。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要拖延?著有《由內而外的時間管理》一書的紐約生產力顧問茱莉‧摩根史登說,答案之一是,工作負荷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



    經濟衰退出現後,企業要求員工更有創意及效率。這正是造成癱瘓的藥方。另外,電郵、臉書、推特等科技產品也讓人更容易分心。摩根史登說,回覆一封無關痛癢的電郵可以使人產生短暫的成就感。



    著有《還在拖延?完成工作的無悔指引》的芝加哥德堡大學心理學教授費拉里指出,拖延者往往非常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觀感。他說,其中的心理是:「如果我不完成工作,別人就不會評斷我。」完美主義是拖延的幫凶。摩根史登說,拖延到最後一刻可提供完美的藉口:時間就是不夠



    著有《拾級:締造真正成功的七步驟》的華登指出:「最有生產力的人往往專注於進展甚於完美。記住,成功本來就是雜亂無章的。」摩根史登表示,處事拖延的人經常會深為罪惡感所苦,然而這不是辦法。她的建議是,認清你拖延的明確區域,例如書寫、商務發展、社交或管理職責,接著列出達成目標的必要步驟。她又說,工作的新世界干擾難免,「需要有技巧去把大型計畫切割成幾個可在半小時到兩小時,最多三小時之內完成的小步驟」。



    費拉里指出,時間管理技巧對某些人有用,對占20%拖延成習的人卻恐怕無效。他又說,這些人往往會在居家、工作崗位、人際關係,也就是個人生活的全部領域拖延。



    對這些習慣拖延的人來說,向擅長認知行為治療的心理專家尋求諮詢,可能是把他們的時間與個人生活納入控制的唯一可行之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