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9, 2011

目標總是「差一點達成」?3個小習慣,補上臨門一腳



文/陳立唐


工作很忙卻效率低落?說話缺乏條理,別人常聽不懂?總是「差一點」就能完成目標?如果你有這些焦慮和困擾,也許就是所謂的「殘念人」。「殘念人」指那些有幹勁有能力、卻無法達成最好的工作成果,最終讓人不禁感到「可惜」的工作者。工作成果總是「可惜,差一點」的原因,大部分源自有缺陷的思考習慣和工作態度。


有些人在學習上總是被動接受,以致於當面臨問題或困難時,寧可執行上層指令,也不願主動思考,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即使再有幹勁能力,但因為不懂得變通、學習、改善,工作績效也只能恰恰符合最低標準,無法更上層樓。因此,若想避免讓自己成為別人口中工作沒效率、沒成果的「殘念人」,不妨試著參考以下3點建議,幫助自己培養優質的習慣與態度,朝著「成功人」的目標邁進。


1. 說話有條理、有結論,讓對方有收穫:無論對象是組織內部或客戶端,表達想法的時候,只要「讓人感到有收穫」,就能留下好印象,獲得更多機會。而「讓人有收穫」的溝通關鍵就在於,不管是電話連絡或當面報告,務必都要有條理地傳達,並且歸納出結論。每段談話都可先從結論開始,接著陳述理由,補上實例佐證,最後再重申結論,並且提出具體行動方針,便能讓人覺得「聽你說話很有價值」,進而展現出自己的工作實力。


2. 理解工作的意義,分辨優先順序:即使是資深的工作者,偶而也會迷失在一團雜亂的工作中,若缺乏方法或基準決定優先順序,就會造成效率低落。但這些原理法則並非完全「不可動搖」。許多業務員常死板地奉行「快速回應」「顧客至上」等原則,但要是不清楚這些原則的意義而一味遵循,反而影響工作節奏。要在工作中判斷「誰先誰後」,可模仿小朋友的「著色畫」法:先分辨要畫什麼(例如了解市場區隔、消費者特性)、怎麼畫(用什麼方式接近、推銷)、然後才上色(執行工作)。從「整體」思考,到「區塊」行動,山崎將志認為「著色畫」法確實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3. 使目標具體、可測量,隨時抱持「改革意識」:雖然許多工作都有一定的步驟,但也不要誤解為「唯一」的流程。知識和科技與時俱進,過往的最佳做法,放在今天並不見得仍是最好。抱持懷疑的態度多問、多觀察、多思考,就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見解。不過,除了要有改革「意識」外,更重要是改革「行為」。所以,只有使目標具體、可測量、有期限,並有可能實現,才能弭平意識與行為的落差,創造出更好的結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