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 2012

說一個好故事,觸動聽眾去改變世界

文 / 陳清稱



每個人都有機會進行簡報,而在過程中,簡報者頭上有聚光燈,身上別著麥可風,手上握著投影機遙控器,因為他一個人要面對台下許多觀眾,可能會認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但其實不是。簡報者的目的是帶著訊息來傳達給觀眾,希望讓觀眾知道些什麼,鼓勵他們採取行動(購買產品、捐款),讓他們改變感覺、產生想法(傳教、體會某議題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只要觀眾不買帳,不管簡報者多麼賣力表演,仍是失敗的簡報。







套用杜爾特的說法,觀眾才是能改變世界的英雄,簡報者只是說故事的啟蒙導師。所以,簡報者應改變想法,從關注自己,變成注重觀眾,抱持「沒有你(觀眾)我會失敗,你是我的英雄,你才能夠使我的故事完整」的態度。







找出觀眾在乎的事,講阿嬤聽得懂的話



杜爾特在《視覺溝通法則》書中指出,從「他們(觀眾)從事什麼職業?」簡單的問題開始,可進一步了解觀眾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與個性,最終目標是「找出你的觀眾在乎什麼,並且把它和你的想法做連結。」杜爾特也常提到「祖母法則」(Grandmother Rule),意思是簡報的內容應該簡單到連祖母都聽得懂。她笑著說:「祖母是有點誇張,但重點是要實際在人前練習,請那些會給你真實回饋的人當觀眾。」







數據與故事交錯,理性又不失感性



杜爾特認為,塞滿圖表、數據和文字的投影片,與其說是簡報,其實更接近「報告」 (document)。而光譜的另一端還有一種形式叫做「故事」。好的簡報應當包含故事的元素,因為「人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聽故事就不覺得無聊。」不過,分析性的數據和創造性的故事一樣重要,這兩者的交錯安排才能同時吸引觀眾的理性與感性,就像簡報中也應該同時有文字和圖像,分別針對視覺性觀眾和聽覺性觀眾的需求。不同元素的比例應視觀眾背景不同而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