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2, 2013

想贏與怕輸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儘管是悶經濟,但是注意到了嗎?人們花在臉書上的時間,可是一點都沒有少;大家分享的資訊,也越來越豐富。

社交媒體的崛起,把過去靠口耳相傳的同儕影響力,變得更廣泛,也更容易。對企業來說,如何創造顧客願意討論、推薦的產品訊息,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了。
韓國大叔的騎馬舞、把iPhone攪為粉塵的攪拌機,可說是這種病毒式行銷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乍看之下也許覺得無厘頭,但要讓產品具有傳染力,並不是靠運氣。妥善運用一些元素,會幫助公司更容易打開知名度,創造熱銷商品。

舉例來說,故事就是一個要素。同樣一張狗與人游泳的照片,如果加上一段感人的故事,就會讓人想分享;此外,當你的訊息能激發強烈情感,不論正面或負面,也能夠讓人想討論。因此,在紐約市政府為了降低肥胖,推行的反碳酸飲料活動影片中,你會看到一個人打開一罐飲料,倒出來的卻是油白的脂肪。那人大口大口地將脂肪吞下去……,看到這裡,你已經急著要告訴別人了。

這段影片訴求的是「防止」。根據心理學家海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的研究,如果把所有的人大略分成兩種:一種人的做事動機是推進(promotion),一心贏得勝利;另一種則是防止(prevention),讓自己千萬別輸

前者追求的是理想上希望滿足的事情,例如,他們若要健身,動力可能來自「如果能練出腹肌就好了」;後者的目標則是「應該要」做的事,例如「我非減肥不可了」。

那麼,你是屬於哪一種?你的團隊成員又屬於哪一種?如果公司裡,大多是「別輸」型的人,那麼公司可能過於保守,缺乏創新;相反地,如果團隊盡是「想贏」的人,那麼極端的狀況就會如「火星氣候探測號」衛星一樣,人人都是想征服外太空的「推進型」人員,卻沒有人注意到計量單位這種芝麻小事,衛星卻因此墜毀。

主管應該怎麼辦?在「新資訊長快速上手指南」一文中,資深顧問指出,學會在解決舊問題,和創造新能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是克服挑戰的重要關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