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1, 2017

做硬體突圍之路:靠螞蟻袋鼠想像未來



當工業4.0發展到極致,製造業與服務業已沒有邊界,製造商要學會用創新的方式,去察覺與解決消費者的問題。飛斯妥(Festo),德國氣壓零件與電控元件的龍頭,展開了一場跟生物學習的有趣冒險。

轉型關鍵:勇於想像未來製造,從生物行為汲取製作機器人的靈感
走進位於德國中部的工廠,我們第一眼見到的是,工程師與一台台機器手臂協同工作。過往,為了安全,機器手臂都被「關」在柵欄裡,飛斯妥卻能研發出與人一起工作的機器。

做法:每年做一款仿生物-模仿袋鼠跳高,找到最省能源方案
飛斯妥未來科技小組成員Sabine Bauknecht說,這機器手臂動作很輕柔,裝上了感測器,若是人靠得太近,就會自動停止動作,離開了又恢復動作。這是他們想像未來人機互動將成為製造常態,而製作的機器。成立仿生小組,每年推出一到兩種仿生物,做過仿生螞蟻、仿生水母與仿生蝴蝶等機器人。

約手掌大小的仿生螞蟻,眼睛裝設有立體相機,可辨識物體形狀,尾巴是無線通訊,可以彼此溝通,下顎可以搬運物體。仿生小組成員Nina Gaissert指出,目標是從生物動作,啟發做出未來製造需要的機器人。螞蟻經過一億三千萬年的演化,可單獨工作也可群體工作,可搬運比自己重的物體。未來,若工廠生產更需要彈性化時,螞蟻般的小型機器人,就能取代笨重的機器人。

約九十公分高的袋鼠可以跳躍四十公分高,乍看跟工業4.0毫無關係,Gaissert解釋,仿生袋鼠帶給團隊最大的啟發在於節能,工業4.0的其中一個概念就是減少浪費,袋鼠利用蹲下去的時候蓄積彈跳的能量,跳高時再釋放,飛斯妥花了一年半才研究出彈跳的角度與高度,找出最節能運用能源的方式。

作用:讓大家練習想像-刺激研發部門,解放思考框架
飛斯妥每次發展的仿生物成果,都必須要回饋到現有的研發部門,仿生團隊也可以召集研發部門的人一起合作。蓋澤特坦承,數十種仿生物能夠商業化用途的只有一、兩個。最有名的要屬於象鼻,仿生團隊研究出象鼻子擺動的幅度,做出擺動的幅度柔和且緩慢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幫忙擠牛奶,不像一般機器人手臂對於牛隻的威脅感大,乳牛不會躁動害怕。

就算僅有極少技術可以商品化,飛斯妥十年來仍持續投資。這與飛斯妥是未上市家族企業有關,沒有市場股東的壓力,更願意長期投資。飛斯妥研究與技術部總Peter Post指出,仿生小組另一個任務是,給現有的研發部門更多刺激,讓他們從舊有的思考框架中解放出來,大家要練習想像:未來的機器人該怎麼溝通,小型機器人的分工合作是否有可能?

願意想像,才會有創新。練習沒有標準化答案的時代,對於德國,甚至是台灣,都是新的修煉。但換個角度想,只要你具有想像力與學習熱情,將會更容易在新戰局中,被看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