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 2009

洞悉肢體語言,贏得談判


文/譚天
談判時,除了口語表達外,透過觀察對手的肢體動作與表情,有時更能令你查知對手的真正意圖。同樣地,你也可以透過肢體動作釋出善意,促成談判。談判專家一般都會勸告我們,應盡可能與我們的對手面對面接觸,而不是靠電話或網際網路進行溝通,因為面對面會談帶來的視覺暗示,有助於傳遞有價值的資訊,建立人際關係。


但談判人員究竟能從非口語的行為中學得什麼?我們對彼此姿態與表情的判讀,究竟精不精確?若刻意潤飾我們本身的非口語行為,我們能不能增加談判勝算?以下分析3種狀況,將有助於了解非口語行為如何影響你的談判。


狀況1:模仿對手,有助於拉近距離
一位企業人事主管將你迎進會議室,隔著一張桌子與你面對面坐下。訪談進行了20分鐘,一切進展得似乎非常順利。你無意間注意到,你與這位主管用同樣姿勢坐著,都疊著腿,仰身靠在椅背上。你自覺有些不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換一個坐姿。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麥克‧惠勒(Michael Wheeler)寫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若彼此處在一起,只需幾分鐘,他們的行為就開始出現微妙的相似。他們的呼吸型態與心率開始趨於一致,並開始在姿態與手勢上相互模仿。一旦發現自己與對手開始相互模仿彼此行為時,你不但不必發窘,或覺得自己很傻,還應該恭喜自己。因為模仿是一種跡象,它表示你們雙方都在力圖營造和睦關係,都想建立聯繫,都想找出共同立場,就算你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或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模仿對方,也無關緊要。模仿似乎能使我們泰然與他人共處,能鼓勵我們信任他人。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教授坦雅‧查蘭(Tanya Chartrand)發現,我們在與他人談話時,往往認為那些在談話過程中模仿我們的人比較誠懇,說的話也比較可信;反之,不模仿我們的人,我們比較不敢信任。懂得模仿之利的談判對手,可能是策略性地運用模仿,刻意抄襲你的姿態手勢,以便與你親近:這一點值得你注意。


狀況2:說謊騙不了人
德國人克里斯丁‧賈哈雷特(Christian Gerhartsreiter)在居住美國期間,冒充自己是洛克斐勒(Rockefeller)家族成員,而且騙了許多年未遭揭穿。《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報導,儘管顯然欠缺經驗,身分證明也付之闕如,但僅憑一副冷漠的個性與一些講究的服飾,賈哈雷特不單在美國騙到妻子,還在投資公司謀得高位,直到後來才因涉嫌綁架他的女兒而被捕。
研究顯示,大多數人會自動信任那些他們遇見的人,只有在面對不容置疑的證據時,才會調整他們對這些人的觀點。賈哈雷特的故事,不過是視覺暗示力量的一個鮮活的例子而已。


一些非口語跡象較其他跡象更重要。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教授摩里斯‧史威澤(Maurice Schweitzer)指出,說謊的人往往很難裝出臉部表情以搭配他們意圖表達的情緒。說謊的人可能難以協調他們的行為,例如,他們嘴上說「不」,同時卻點頭稱是。此外,我們在說真話時,會不自覺地添加姿勢、變化聲音、揚眉、睜大眼,但說謊的人往往忘了這些動作。


但在評估一個人是否可信時,不能完全依賴非口語跡象。哈佛商學院教授馬克斯‧巴澤曼(Max Bazerman)建議,想試探對方是否說謊,可以針對對方說法,提出許多特定而明確的問題。特別是,就同一問題提出不同版本的詢問,然後比對對方的答覆,看是否前後一致。


狀況3:真實情感難掩飾
一位律師很希望能在法庭上代表一位官司勝算很大的客戶。這位客戶是個好人,但性子急躁,他就案子提出的問題,也令這位律師頗感不快。這位律師雖然一直溫言以對,但她擔心這位客戶可能從她非口語的行為中,察覺她內心的不耐。


在面對惡狠狠的談判對手時,還得擠出笑容,這是大多數談判人員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都了解,保持友好與耐性很重要,但想隱藏我們真正的感覺有時並不容易。
我們有時需要展現並不完全切合我們真正感覺的情緒,但在這件事上,我們的技巧如何?舊金山加州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dical School)教授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發現,人會展現所謂「微表情」(micro-expression),將自己的想法洩露給他人。臉紅,或臉部的扭曲等等,都是所謂「微表情」,它是人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瞬間展現的一種透露真正情緒的跡象。但這種微表情,一般人很難察覺。


在最近一次實驗中,達豪西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的史蒂芬‧波特(Stephen Porter)與林尼‧布林克(Leanne Brinke),要求參與人對一系列或充滿情緒、或中性的影像做回應。參與人事先都接獲指示,有人必須真誠回應,有人必須以不實的情緒回應。那些接獲指示、必須以不實情緒回應的人,出現臉部表情前後不一與眨眼的情況,都較真誠回應的人頻繁。參與人比較能偽裝正面情緒,要他們偽裝負面情緒時,他們比較做不到。


換言之,你或許不容易隱藏你的感覺,但他人想察覺你真正的感覺,難度可能更高。大多數人會接受你表面的言談舉止,照單全收,這一點能讓你安枕無憂。同時,你應該練習以建設性、感性的方式,表達可能令對方聽來刺耳的感想。在談判桌上,言語有時確實比行動更加擲地有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