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飛鵬
一個年輕人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他的老闆經常用我所寫的文章來要求他們,要全力以赴、要以公司為重、要認真負責。他也認為這些想法觀念,都是對的。問題是他的老闆,除了用這些觀念要求員工外,自己的所作所為,卻都不是這樣。
他形容老闆:沒有全心投入在公司,外務很多,而且公司業務不相關,每天上班時間短而輕鬆,再加上公司裡有許多小圈圈,老闆周遭充斥著逢迎拍馬的人,而這些人也都得到老闆的信賴,公司裡變成兩個世界,老闆周遭有一個舒適圈,以老闆為核心,而基層員工則是勞苦賣力圈,工作沉重,但回報很少。
類似的劇情,我已接到好多讀者的詢問:一個只會要求員工賣力、賣命的老闆,而自己卻蜻蜓點水,輕鬆逍遙。更有甚者,還所託非人,在公司中信賴作威作福的主管,縱容主管欺上瞞下,弄到整個公司變成壓力鍋,能人求去,一般工作者痛苦不堪。
我確定這種公司絕對無法長治久安,只不過這些老闆又與真正的「壞老闆」差距甚遠,而他們犯的錯也只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而已,並非真正的十惡不赦。如果他們有機會聽到員工的心聲,那他們仍有改善的可能。
這讓我想起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這種相應對等的態度,其實是解決老闆與員工緊張關係的關鍵。君臣、父子是關係密切,互動頻繁的兩造,其中父子還有血緣關係的牽絆,用來比喻老闆與員工還不是很恰當,但君臣之間,則幾乎完全吻合。
君擇能臣而用,臣擇明君而侍,君臣之間是某一種形式的僱傭關係。為君者,要勤政、要愛民、要明裁、要公正、要仁慈,這是為君之道,這是「君君之理」。為臣者,意本分、要守法、要認真、要負責、要盡忠,這是「臣臣之道」。
這兩者是相對的,明君當前,臣子自然宵旰從公,死而後已,無怨無悔,遇平庸之君,則謹言慎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做好份內之事即可。若不幸遇到昏君,為臣者道不行,乘浮桴於海,告老還鄉,遠離是非之地可也,這是為臣者面對不同君王的相處之首。
花這麼大的功夫,描述臣子的對應態度,只不過是要讓對應君王的老闆們知道,如果你沒有正確的態度、風度,沒有做到值得令人追隨的老闆該做的事,那你的員工(臣子)就會做他該做的事,不論你用什麼方法去教育、去說服,他們都不會改變。
老闆當然有權教育員工,也有義務教育員工,但前提是老闆的所做所為,要與教育的內容一致,要求道德、道義,老闆要先有道德、有道義;要求員工要無怨無悔、全力以赴,老闆自己要先以身相殉、全力投入,然後對無怨無悔的員工,要真誠相待,適當回饋;要求員工要無私無我、明辨是非,老闆自己要先公正公開,直道而行…。
己身正,誰能不正,老闆請先檢討,約束自己,再對外要求別人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