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MBA杂志编辑部
比起胜利的滋味,成功创新者更熟悉的是失败的苦涩,因为他们往往比别人更勇于尝试。以IDEO公司的玩具开发小组为例,该十人小组每年约提出超过四千个创意构想,然而仅有约二百三十个构想被视为有发展潜力,其中最后销售出去的只有十二个。这些实现的创意就算进入了市场,也还不见得会热销,成功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因此,最成功的创新者,通常是失败最多次的人。史丹福商学院教授苏顿(Robert I. Sutton)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部落格中指出,要分辨优秀的领导者和企业,最好的试金石是,当员工犯了错之后,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既然失败是无可避免的,成功的要诀就是懂得由其中学习。这便是顶尖企业的特征。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或许可以激励部属尽力,但也可能导致他为了避免犯错,而丧失了冒险创新的动力。
愿意挑战新事物的人,因为比别人有更多机会失败,因此在责任推诿的僵化企业中,往往成为被嘲笑的对象。长此以往,员工便学会明哲保身,而非从失败中学习。主管必须让员工知道,失败是可以被宽恕的。然而,宽恕失败,不代表要遗忘这个过失;过失应该被谨记于心,以防旧事重演。把这个过失记忆下来,不是为了将来翻旧帐时用来谴责员工,而是要能公开坦诚的讨论,以便所有同仁能从中学习。
哈佛商学院教授艾盟森(Amy Edmondson)的研究指出,创造一个让员工有安全感的企业文化非常重要。领导人持续鼓励、奖励员工勇敢说出心声,并且努力追求进步,那么员工就会在精神上获得安全感。她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她研究的医护单位中,主管鼓励护士说出所犯的过错,而且不加以愤怒指责的单位,比起最糟糕、护士充满恐惧的单位,前者「通报」的用药失误率,比后者高了十倍以上。
这个数据差异并不代表最佳的护士单位用药失误率较高,而是被高压统治的护士单位倾向于隐匿不报。艾盟森指出,最好的护士往往是那些:一、时时向上级陈述错误原因的「嘈杂抱怨者」;二、明明可以视而不见,却明白指出他人错误的「嘈杂的麻烦制造者」;三、发现自己犯错时会向他人开诚布公,并且鼓励他人的「自觉性犯错者」。
因此,主管必须了解,理想的部属并非默不吭声、不烦扰上级的员工,而是会主动针对公司里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坦然面对失误的员工。这更显示了一个可以让员工安心说实话的工作环境,多么重要。领导者对待失败的方式,可以建立团队的信赖感与安全感,使得失败状况透明化,防止重蹈覆辙,让看似负面的失败经验,带来正面的结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