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曠文琪、陳泳翰文
求變,是全球最老牌的PC公司、今日最大的科技服務顧問公司IBM(國際商業機器)深信不疑的圭臬。他們曾在一九九○年,因為錯估環境變化,而幾乎瀕臨死亡。自此,他們深信,不僅在危機時要變,好日子時,更不能鬆懈。
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環境,IBM董事長帕米薩諾(Samuel J. Palmisano)談到主動求變,以駕馭未知的觀點。當所有人,自認為只是全球系統內的一個小環節,只能被動承受大環境帶來的衝擊時,他卻提出,我們是有能力透過合作,一起改善整體系統的主張。
帕米薩諾強調,現在我們更該把那些該做、卻未做的事情,認真的完成,透過有憑有據的熱情與系統性思考,我們,可以變得更smart(聰明),才有機會改變未來。以下是口述內容:
要用系統性的思考,宏觀來看整個問題,變得更smart。
經過這波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地的管理者都會確信,新的遊戲規則必須重新被確立。有件事情是顯而易見,光是分散風險還不足夠去避免危機。現有的邏輯未免太過簡單,它假設:如果我能夠創造出某種組合型(金融)工具,讓風險分散、消失、被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交給別人,那我就擁有一套風險管理系統了。但就是因為我們把它分割得太細,導致我們無法去追蹤,透明度也不足,我們就會驚慌、失去信心。這麼說來,將風險分散就夠了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對一個系統性問題而言──分散風險不見得是解答,系統性問題需要端點到端點(end-to-end)的思考程序。
我談更smart,這是個隱喻嗎?當你們在猜測這句話的意思時,別想到知識經濟那方面去,它不只是一個地方有了更多聰明人那麼簡單。它指的是原先一切平凡的工作程序中,添加進智慧的成分。這些工作程序雖然平凡,卻還能夠再聰明點,以因應變化。
但,我們要主動讓整個系統變得更聰明。這需要更多合作,但美國本來的社會體制就是個背道而馳的例子,裡頭充斥著:請勿打擾、自由放任的特質,其他地方的社會體制可不是這樣,它們更強調團隊合作。我想未來,兩套體制必須匯合到一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段旅程,才剛開始。
為了即時應變,得把學習權交到員工手上
至於身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這個時間點,該怎麼做?還是一樣,要更聰明,讓組織跟員工更聰明。
當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總部能迅速或精準的適應各地變化時,IBM選擇積極賦予員工更多決策與行動自主權。我們稱之為「降低決策中心」,即信任員工會做正確的事,並把決策權往下和往外拓展,才能即時應變。
就員工學習而言,我們得把學習權也交到員工手上。舉例來說:二○○七年,我們推出一項名為「學習帳戶」方案。參與計畫的員工每年最多可在一計息帳戶存入一千美元,而IBM公司也將比照提撥一半的金額,帳戶總額則供員工支付學習費用。無論員工想要進修學位、規畫第二專業或學習新語言,他都享有百分之百的決定權,且無論在任內或離職後均可使用該筆款項。
競爭本質不斷改變。想擁有競爭力,須適時培養新技能,但學習內容,應由員工決定。讓出主控權看似危險──但對IBM來說,這才是迎向下一波創新的關鍵。
今年(二○○八年),IBM也有「企業服務部隊」計畫。IBM將員工分派至新興市場,以四週的時間讓他們和全球各非營利組織的專家合作,從而解決發展中國家各種棘手問題。提供多元文化的環境與觀點,是IBM培育新一代領導人的方式。
在不確定時代,主動去改變是最好的方式
我認為透過開放、合作與系統性思考,我們,可以變得更smart一點去應變,甚至主動在其中找尋機會。
過去的就是過去了,我們現在就在這裡,接受這個事實吧。我們還有很多能做卻未做的事情,過去我們其實能做很多事情,避免現況發展成這樣。所以現在,我們就承受該得的結果。
現在,我們身處在此地,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未來。每個組織內部都有神聖不可觸犯的部分,IBM今年九十八歲,比殼牌石油要年輕。有些事情我們五十年前就該觸及,卻一直沒有觸及。不如就利用這次機會吧,掌握此次大好良機處理那些原本應該處理的問題。
當我們經歷過改變,一切重新回到常軌時,我們很少會說:「天啊,真希望當時少做點事!」現在,有個危機在你們眼前,等到終了,你認為你會說:「真希望當初沒做那麼多!」我想你不會。我們都應該要做更多才對!
放低姿態(hunker down),但勇敢、主動的改變,去創造一個smart planet(智慧星球),是我認為面對不確定時代,最好的方式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