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行宜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一書中,曾描述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小孩」實驗。研究人員在稚齡兒童面前放一塊棉花糖,告知若能在15分鐘內忍住不吃,就能得到兩塊棉花糖做為獎賞。依據研究結果,為獲致雙倍獎勵,能忍受棉花糖的誘惑,而不在第一時間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者,日後在學業、人際與職涯都表現得較好。「棉花糖理論」中論述,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而我們更能從這個故事與實驗中,看到成功者具備「自制」與「堅持」兩項特質。
有人說,時間是上帝所給予我們最公平的資源,因為不管貧富貴賤,每個人每天同樣有24小時。除此之外,多數人的體能與精力,在幼兒階段,也是相去不遠的。只是,隨著成長的歷程,隨著個人運用這些有限資源的方式,而展現不同的結果。
自制力,是減法之力。在邁向人生特定目標的路途上,將充滿不同的誘惑,故需要自制力,設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與行動,抗拒與克制誘惑。避免在達成預設目標之前,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不符合既定目標的行為或活動上。聖經研究學者羅伊史密斯曾說:「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許多被譽為天才的傑出者,除了擁有過人的天賦外,更因具備「自制力」的加持。將能量聚焦於特定目標上,才能大放異彩。同樣具有傑出天分,但因放縱自己,最後一事無成者,比比皆是。
堅持力,是加法之力。在前往人生特定目標的過程中,將充滿種種的挫折,故需要堅持力,設法自我砥礪,鼓舞自己重新振作,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灌注於持續前行的力量,一步一腳印地堅定前行。避免在抵達預設目標之前,因過早自我放棄而前功盡棄。
「不是井裡沒有水,而是我們挖得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我們放棄得太快。」這句摘選自卡內基訓練的勵志詞,亦點出成功者與失敗者在「堅持力」上,分出了高下。動物頻道常見介紹猛獸獵捕過程。猛獸埋伏並設法接近獵物時,需毫無聲息地匍匐前進,若自制力不足過早躁動,獵物一警覺,則突襲活動只好重新來過。一旦發動攻勢,需展現堅持力追逐並扳倒獵物。成功存活的猛獸,都練就了自制與堅持能力。
不管是運動員、藝人、藝術家、科學家或企業主管,檯面上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在達到特定的成就或人生目標之前,背後亦多有一段自制與堅持的故事。或捨棄與同伴遊樂的時間,或強忍美食的誘惑,或一遍遍枯燥地練習、一次次失敗後再出發。
不必欽羨他人的成就,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與起跑點均不同。但可學習成功者,鍛練自己的自制力與堅持力。由個人的小目標做起,不管是戒菸、節食或運動,均可設定一個階段性目標,掌握時間並克制惰性。先有所捨,再享受達標後,專屬於自己的雙倍棉花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