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佑生
2009年初,Google開始推動栽培更理想主管的計畫。這個計畫稱為「氧氣計畫」,開始分析考評、意見調查與頂尖經理人獎項提名名單等資料。氧氣計畫對片語、字彙、讚美與批評進行相關性的分析。該年稍後,「人員分析」小組整理出一份準則表。這份清單的內容顯而易見,並無令人意外之處:
1.當個好教練。
2.充分授權,無須事必躬親。
3.關心團隊成員的成就及個人福利。
4.不要軟趴趴的:要有生產力,注重結果。
5.當個好的溝通者,並聆聽團隊成員的意見。
6.協助部屬規劃建立職業生涯。
7.要有明確的願景及策略帶領團隊。
8.具備關鍵技術能力可提供團隊建議。
員工們認為,好主管最重要之處在於情緒平和,會與部屬進行一對一談話,透過發問協助部屬解決問題,而非直接提供解答,並要關心部屬的生活與職業生涯。薩佛史東說:「大多數公司比較擅長的是敦促個人成為優秀的主管,而非告訴個人如何成為優秀的主管。」「氧氣計畫」是從一些基本的假設出發。人們通常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當中的某一種,或者是一種以上而離開一家公司。
第一,是他們對公司的使命沒有認同感,或者感覺自己的工作無關緊要。
其次,是他們其實並不喜歡或尊重他們的同事。
第三,是他們有個糟糕的上司,這也是三者中最大的可變因素。
Google發現,主管對部屬的工作表現以及對工作的自我感覺,影響力也遠大於其他因素。波克說:「我們最好的那些主管所帶領的團隊,表現較佳,離職率較低,也比較開心,做起任何事情都比別的團隊要好。」在「氧氣計畫」中,Google的統計專家根據100多項變數,從各式各樣的考評、意見調查和其他報告中,蒐集了一萬多筆觀察主管的資料。然後再將評語予以編碼,設法找出模式。當他們找到一些可行的理論時,就找一些主管來面談,以蒐集更多資料,並尋找能夠支持他們看法的證據。最後一個步驟,是將所有的結果──也就是超過400頁的訪談紀錄──予以編碼和綜合,組成各式各樣的訓練計畫。
Google一拿到這份清單,立刻對員工展開教育工作。而這個作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Google工程部門的一位主管克倫克表示,氧氣計畫對他很有幫助。「差不多就是把下面這些話說清楚,『好的,我知道各位在這裡的工作,但是讓我們來談談結果,這就是目標。』」
克倫克表示,他帶領的這些人似乎很喜歡這種做法:「他們感謝我把話說清楚。」這種新管理模式所面對的真正考驗,無疑是長期而言它是否有助益。波克說:「如果我是一位主管而且想變得更好,我要部屬做得更多也要他們更快樂。我能做的兩件最重要的事情是,確定我能撥出時間給他們,並且持之以恆,始終如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