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穎卿
我進入社會工作26年,最大的感觸與不斷學習的工作精神就是「做好準備」。對於準備,我的認識是非常多面的。持續地累積各種能力是人生的大準備;縮小範圍來看,即使面對每天熟悉的工作,我也期待自己能有充分愉快的準備。前兩天,我取消了一個工作計畫,原因是預計與我同工的年輕人,無法在預定的時間趕回參與準備。對她來說,我的取消有些莫名其妙,因為她在真正要展開工作的那個時刻,是可以趕上出席的,只不過是行前的準備無法參加而已。
職人精神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有所不同,但是,我很期待我的工作夥伴能了解我對充分準備的想法。
首先,沒有參與工作的事前訓練,代表的是一份不夠周全的能力與態度;工作中陌生的摸索不是應有的專業態度,這不只是沒有尊重他人的感受,也不夠看重自己的責任;其次,趕上出席的時間並不保證同時能有好的工作體力與精神。
我們原本相約提前半天會面,不只是為要討論與準備工作,也是希望長假之後再度展開工作之前,大家不把體力花在舟車勞頓之中。連夜趕到而後一早開始工作,有時心靈雖然願意打起精神,身體也未必能給予相對的支持。
我聽過很多人在討論工時的長短所造成的職業勞累,但大家是否同時反省,我們都在該休息的時候真的善用這些間歇了嗎?把適當的精神體力留給下一場工作的需要或用來狂歡,再度回到職場上,必然有不同的工作表現。
如果下班或休息日玩得筋疲力盡的人在工作時有所差失,這些責任也應該歸給量的過重嗎?我一直在思考,除了該為工作做好的專業準備之外,精神與體力的準備,是不是也是一種責任心的表現?一種應該被社會欣賞、鼓勵的職人精神?
為自己做好準備
一個司機如果下班不好好休息,當班時因精神不濟而釀成車禍,可以想像輿論一定交相指責,但這種休息不足的問題如果換成是其他行業,我們也一樣會責備那些工作精神不足的工作人員嗎?然後,我們會因為看到這些人的不專業而以此自我要求嗎?
耗掉體力的事,往往不只是工作本身的壓力,緊張也是可怕的精神耗損。沒有做好準備一定會讓人緊張,所以,在工作資歷一年年增加的時候,我發現,「為自己做好準備」是舒緩壓力最好的方法;一方面保存體力,一方面提前準備工作之中的專業所需與細節調整。
當我不斷這樣檢討與改進時,我覺得自己的懊悔與憂慮就隨著時間在減少。我相信這種自我要求是有益的磨練,因為我不再害怕與機會面對面,我也不再自我中心,工作中如再挫折,我會從準備的檢視中,看到自己應該要做得更好的地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