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郁文
不作極端之事 不被「數字」綁架 企業就像汪洋中的船 要有自己的目標 勿「此一時、彼一時」。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發表「經營管理的背後」演說指出,經營企業必須要走出自己的路,以中庸之道為主軸,千萬勿「此一時、彼一時」。
杜書伍解釋,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不作極端之事」,雖然世界看起來變化很快,但讓人思考頗有餘地,因為許多的變是「虛」的,上去後會再下來;但潛移默化的變,卻很可能深埋在泥土裡,因此一個好的企業經營者,必須思考潛在且長期的影響。
以聯強為例,杜書伍說,聯強在訓練中級主管及潛力人員時,除了2周內將上1次內部課程之外,甚至必須要求他們拉高層次,追蹤市場議題、觀察大環境的變化;不過,企業經營者在決策過程中,最終還是必須要回歸到企業的角度、定位上。
杜書伍將企業比喻為「汪洋中的一條船」,有航向也有目的。他說,企業經營者是船長,但海上有風浪、有海嘯,如同外在社會不斷快速變化,導致船隻不斷動盪,偏離原先該有的航道。
他比喻,在風浪或海嘯尚未停歇前,船隻只能暫時偏離航道,如同企業必須暫時順從國際趨勢,不過,一旦風浪減弱時,船隻則必須逐漸駛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若企業隨風漂流,將會失去目標、失去自我,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杜書伍昨天不停強調,經營企業不能只用報表上表象的數字去作決策,數字對於企業而言固然重要,但有時也必須小心使用,「有時候不必太相信數字、也不必依照數字去量身打造企業、千萬別被數字給綁架」。
演講尾聲,杜書伍談到大陸市場,他表示,大陸法規規範依然不夠精細,解讀上還是有很大空間,當企業在布局大陸市場時,就等同於「踩在稻田的泥巴往前走」,雖然腳步還是依然向前,但可能會踩到釘子或石頭。
他強調,企業除了必須隨時知所變通外,因大陸市場廣大,必須提前布局,「雖是布滿泥巴的稻田,企業還是得要先走,不能等到稻田都占滿了人再進入,為時已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