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7, 2010

掌握相處的5個「眉角」上司與部屬的最佳距離



文/張漢宜


你是部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長官嗎?如何恩威並濟、有點黏又不太黏、精準掌握與部屬之間的最佳距離?上司與部屬之間距離的拿捏,是一種藝術。有的上司很受部屬歡迎,和部屬像哥兒們、好姊妹,工作以外的接觸往來密切。有的主管則公私分明,上班時只跟部屬維持工作上的關係,下班走出公司大門便和部屬毫無交集。有的主管則是選擇性的和部屬培養私誼,久而久之在部屬之間形成遠近親疏之分。上司跟部屬之間的最佳距離該如何?公私之間又該如何區隔?英國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高菲(Rob Goffee)與歐洲商業管理學院客座教授瓊斯(Gareth Jones)提出幾項值得參考的建議。


避免交淺言深,勿操之過急,等時機成熟再親近


時機若尚未成熟,上司急欲表現自己的親和力,反而會弄巧成拙。我們多少都遇見過一些「激情演出」的人,甫加入團隊時,就立刻表現得親近熱絡,難免予人交淺言深和操之過急之感。尤其身為上司,剛開始最好先跟部屬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像剛開始帶一個新班級的學校老師一樣。等過了一段時間,跟成員之間比較熟悉,也比較了解部門裡的生態和每個人的個性之後,再決定距離。


領導不是交朋友,該拿出鐵腕時莫猶豫


領導不是交朋友,最重要的是帶領團隊拿出好的工作績效。上司無論多麼欣賞某個部屬、或跟某些部屬多麼「麻吉」,或多麼同情某個部屬的處境,該出手處理的時候,就必須拿出鐵腕。否則,拖延或偏袒,都會嚴重損害你的威信。


有點黏又不太黏,保持距離才有威望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認為,領導者如果不能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就不會有威信;沒有威信,就無法擁有權力。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觀察,戴高樂在跟其他國家領袖應對時,雖維持著一定程度的輕鬆自在,但絕不會而忘了保持距離,即使是跟最親近的朋友亦然。


主管有幾個方法和部屬保持適當距離:


1. 溝通層面:和部屬溝通時,可以透過言簡意賅且具權威性的訊息,來保持彼此的距離,並直接用主動式的句子來表達,而避免使用一些條件式的句子。此外,適度保持沈默不語,也是樹立權威、拉開距離的方法。


2. 開會情境:上司可藉由管理開會的情境,向部屬示意距離的存在。


「先緊後鬆」比「先鬆後緊」好


上司要懂得「把醜話說在前面」。也就是,當你要告訴團隊成員應該做什麼事情時,必須保持距離,拿出嚴肅的態度;當你要跟部屬討論該如何進行的細節時,請表現出你的親和力。反之,如果上司在宣布交付工作時一派輕鬆,部屬在心理上可能會認為那不是什麼重要的任務;當該項工作進行得不如預期,上司卻嚴厲責罵部屬。如此,工作效率與團隊氣氛都將受到負面影響。


角色適時切換,調整適當距離


上司與部屬之間的距離,並非一成不變,「親近」可以根據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切換角色,恩威並濟,來適度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但開會或討論工作、出勤和績效的場合,便應該認真而嚴肅,清楚傳達主從關係,避免以朋友間嘻嘻哈哈的態度來面對正事。必須注意的是,有些上司在角色切換時掌握不當,不僅讓人覺得「翻臉跟翻書一樣」,也會令人懷疑他對別人的好,是否出自真心、或只是為了收買人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