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想得跟老闆一樣
文/30雜誌
我有一位員工好幾次跟我談起店裡的工作太辛苦。她說的都是我能了解的──工作時間太長、體能太耗費、休假時間無法與朋友配合。
千計算萬分析,她最後得到的結論總是:因為我是「老闆」所以才能如此勤奮地堅守崗位。
我把這年輕孩子的話仔細地想了又想,這些道理對我來說似是而非,因為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我把老闆的位置讓給她,那每日新鮮勤奮面對工作的心情,可會自然而然轉化到她的身體與概念中?
培養「老闆情懷」
我所認識真正勤奮的人,他們的分類並非從角色而來,而是一種根生的性格或源自自我的學習要求。或許這樣說才更合理一些,每天勤奮工作、努力耕耘的人總是比較有機會當老闆。這個事實如果從結果論來分析,就變成了老闆是因為事業的成敗關乎著自己的利益,所以總是無怨地工作。
如果當老闆是創業的代名詞人,我真的很願意給年輕的朋友一個建議:在自己還是員工的時候,從工作中去培養自己擁有「老闆情懷」。
什麼是老闆情懷呢?──承擔結果的準備。
我因為很年輕就歷經這種心情與處事訓練,因此在做任何事情時,盡力負責任成為我唯一的想法。踏入社會二十幾年,我並不是做每件事都是當「老闆」的角色,卻因為在自己小小工作上的老闆情懷,不管做什麼,負責都成了唯一的目標;努力參與使目標盡快達成,也成了我的一種做事性格。
我現在就想下班回家,可以嗎?
幾個月前有個黃昏,我那小餐廳的訂位已滿。當所有的燭光點起,我們正準備要開門迎接晚餐的客人前,外場一位對工作很熟悉的員工突然走進來跟我說:「我心情很不好!真的覺得今天不能工作了,我突然很想我爸媽的臉。我可以回家嗎?」
我可以回家嗎?我盯著那張完全以自己為中心在思考的年輕臉龐,心中閃過她幾次對我說話時,最感到驕傲的就是自己的「敬業態度」。如今在這個工作重要的時刻,她不可能不了解,餐飲服務中突然人力不足所會造成的品質低降。我不禁納悶,她對敬業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我忍著所有的不解,走過去扶著她的肩膀、誠懇地要求她說:「不管怎麼樣?讓我們好好做完這一餐。其他的事,做完再說吧!」
「環顧全景」 老闆必備能力之一
老板情懷是什麼?你不能在臨場的一刻撒手不管;不能只看到自己心情的跌宕而不看到工作的進行。──不執著劃分工作的定位與範圍
有些人在工作上很少思考自己的「成長利益」,他們只把工作當做對別人的付出,單純是個買賣,別人付多少錢,我就付自認為相對的心力,其他的附加價值一概不在計算中。所以,如果在崗位上不把工作界線劃分得一清二楚,他們就會充滿不安全感與計較的心。我覺得這樣的性格很難成為一個老闆,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擴展融會貫通的能力,一方面是因為過度計算表面的利益而失去主動協調的助人之力。
不管多小的領導者,都需要有環顧全景的能力,如果要訓練自己有老闆的情懷,就不要一心期待那所謂清楚的責任劃分。懂得分工是效率,但懂得督促自己關懷總體的工作進度,才是自我能力的成長。
─督促自己成為工作表率
再好的管理規條也比不上親見的行為表率。如果打算創業,那代表有一天你必須以努力的身影來做為自己職場上的楷模。所以,無論投身在哪一種工作中,取法其上、督促自己成為夥伴之間激勵人心的工作者、鼓勵自己跟上心目中最好的執行者。
我們不要養成只看到別人成就的眼光,要跟隨那穩步之中的堅持與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認清別人身上如果有一項自己所羨慕的特質,那分分毫毫都是時間的產物、是日積月累的生活功課。
成為老闆並不是成就的代表,創業也不一定比加入體系更來得自由或有利。但如果你想訓練自己成為更好的工作擔當者,這些面對工作心情訓練是非常有益的。至少它使我在工作中累積更豐富的專業能力,讓我能帶著愉快進取的心情深入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