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eers雜誌
當你快馬加鞭衝刺時,可曾想過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此拼命?最後達成的效果,是否與付出成正比?為了快樂工作、熱情生活,你得從今天開始練習──把生命只用在重要且需要的事物上。
「少掉50%的工作,多出50%的時間,前提是,不影響達成目標的速度,不管是績效或進度。」所謂「健康」的時間管理,並不單單只是「抓漏」,在單位時間中,塞進更多工作而已。畢竟人不是機器,長時間高密度工作,只會讓身心都感到疲勞,降低步調甚至發生錯誤,最後得花更多時間、工程來補救,收拾善後。只靠手腳動作快,試圖以最短時間完成最多項目,並非脫離忙碌的最好方法。而且,若是你抱持「來者不拒」的態度,只會讓每項工作被分配到的時間不斷被壓縮,連帶地,距離你想好好表現的初衷愈來愈遠。
結合小事與目標,讓時間站在你這一邊,把眼光放遠,不斷省視時間流向和終極目標的關聯性,這是時間管理真正的精髓。
松浦彌太郎在新作《思考的要訣》中,提出類似的哲學。他把時間分成「消費」、「投資」、「浪費」3種。區別的標準不在於進行的活動,而是創造的效益。比方說,睡眠只是「消費」時間嗎?不盡然,若是優質睡眠,可以恢復體力,重新振作精神,就是「投資」。同樣地,「什麼都不做的時間」,也可以非常有價值,充分刺激創意,轉化大腦思考。但若只是「無意識地度過一段空白」,那就不只是「浪費」,更是「糟蹋」時間了。必須經常下工夫,有意識地覺察「現在,我為了什麼目的在使用時間?」自然能讓大部份時間都變成「投資」的時間。
他以4種「時間表」來幫助自己清楚意識時間的用途。包括當天、每週、每月、每季。他把自認該做的、想做的事全部列表寫成「待辦事項」,寫在名片大小的白紙上,作為「資訊卡」。每天早上,他一定會看過當天、每週、每月、每季的資訊卡。「只要動手書寫過,就不會忘記,」他指出。一旦待辦事項出現變化需要調整,他就重新改寫,同時也再度確認。這麼做的好處,是「隨時知道自己現在走到哪裡附近,是走在平坦的地方,還是上坡?是丘陵,還是河畔?接近山峰了嗎?還是要攀爬下一座山?」他認為:「在這樣重複的過程中,自己模糊不清的生命願景自然會變得清晰可見,就能讓人感到平靜。」在全球化的競爭下,沒有人不為績效與競爭感到焦慮。但若是只看「點」,只著重拼命完成更多的事,那麼「做更多,做了更多再做更多」,就會成為打不破的無窮迴圈,隨之而來的也不是成就感,而是疲憊與挫敗。
唯有不斷從各個面向檢驗每件事的必要性,每分每秒的去處是否合理,才可能做出輕重緩急的正確取捨。為了有更多餘裕享受生活、充實自己,你勢必得讓時間站在你這一邊。記得,這不是公司、主管或部屬的責任,而是你想擁有美好人生,就得從今天開始的練習──把生命只用在重要且需要的事物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