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 2010

善用旁人提醒,减少个人盲点
作者不详,事后得知必将补登
盲点的存在,大家都知道。但是,「盲点」就是指无法「自我感知」的,才叫「盲点」,必须借助旁人的提醒,才有办法得知,就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一样。因此,建立外在(旁人)的「提醒机制」,是减少个人盲点非常重要、且是唯一的方法。

组织当中因为人员互动频繁,不论是主管、部属或是跨部门的同事间,因彼此的接触频繁较易察觉盲点,原是一个最佳的互相提醒来源;然而,组织中却常常见到少有人愿意主动点醒「当局者」的现象,原因何在?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并不排斥旁人提醒,事后也接受、承认盲点的存在,只是人易在被提醒的过程中,会不经意浇熄旁人的热情。比方说,有些人被提醒时神情僵硬,说不出话;有些人则是懊恼不已,表情沮丧;有些人甚至当场面露不悦,并尝试辩解。听者虽无排斥之意,却因种种瞬间表情,让提醒者以为对方不悦,从而减少主动提醒的意愿,无形中导致提醒机制无从发挥,而这些都是导因于「不习惯被提醒」。

人从出生到成年,原本已养成「被人提醒」的习惯。婴儿自呱呱落地开始,不论是走路、吃穿、明辨是非,到进入学校学习社会化,都需父母与师长的教导以及随时的提醒,各种生活习惯与规范才会逐渐成形。经常的接受提醒,小孩无形中养成「被提醒的习惯」,被提醒时只会有「对喔,我怎么忘记了」的反应,改正时也极为自然。

「被提醒的习惯」却在叛逆期时出现逆转。叛逆性格较显着的孩子,认为自己应独立自主,面对大人提醒较易排斥;而长辈感受到小孩排拒的态度,为维持良好互动,逐渐减少提醒。进大学后,大学师长则专注专业知识的教授,更少主动指正学生。换言之,从中学到进入职场此一漫长时间,人已逐渐不习惯外人的提醒。因此,若在别人提醒时能以微笑或「怎么没想到」的态度面对,并持续注意一段时间,恢复「被提醒的习惯」,即能破除提醒者的戒心,表情也会恢复自然,提醒机制也就能回复。

除了习惯问题之外,另一种造成「提醒机制」无法发挥的因素,则是因为太重面子。特别是事事追求完美者,因较他人投注更多的心力于提升完美度,一旦经人指正盲点,在加倍努力反遭质疑的情况下,其当下的情绪反应将更为激烈,更易令提醒者感到退却,进而减少主动的提醒。

不论是习惯或是面子问题,要能激活个人的「提醒机制」,根源都在于要先有「人不可能完美」这个认知,当他人指正,心态上预留「可能没想到」的空间,自然而然就能激活旁人持续提醒盲点→盲点愈少→完美度愈高此一善性循环。

No comments: